近几天,舆论间嗅到一股火药味,是不是真到了“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时

烟雨评社 2025-10-15 10:49:43

近几天,舆论间嗅到一股火药味,是不是真到了“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时候了?美国对中国的各种制裁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美国会不会孤注一掷一一用军事打击中国? 先看特朗普政府最近的动作,十天前刚宣布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额外收费,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想逼着全球航运公司放弃中国造的船,转而去买美国产的船。 可没等美国这边政策落地多久,10 月 14 日中国就亮出了反制措施 —— 不仅对美国籍船舶收特别港务费,连美资占股 25% 以上的 “混血船” 都在收费范围内,而且还搞了阶梯涨价,按照这个规则算下来,4 年后一艘 10 万净吨的船单次进港,光这笔费用就得缴 1.12 亿元。 更关键的是,中国特意留了口子,只要是中国造的船,哪怕船东是美国人,都能免缴这笔费用,等于直接给 “美国制造” 的船舶贴上了更高的成本标签。 要知道美国商用造船市场现在的全球份额才 0.1%,全靠政府补贴撑着,中国这一反制,等于是敲碎了美国造船业最后的保护壳,之前特朗普喊的 “让美国造船业伟大” 的口号,这下彻底成了空谈。 不止造船业,稀土领域的制裁也让特朗普急红了眼。10 月 9 日中国刚宣布扩展稀土出口管制范围,不光是稀土本身,连稀土开采技术、加工设备都被纳入管控,哪怕是含 0.1% 中国稀土的产品,出口都得申请许可。 这一下直接戳中了美国的软肋 —— 美军 70% 的军用供应链都依赖中国稀土,小到导弹制导系统里的元器件,大到战机发动机的高温合金,都离不开稀土;可美国自己的稀土加工能力只占全球 10%,而且从开采到提纯的完整产业链至少得 5 年才能建起来,短期根本没法替代。 特朗普气得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说要对中国商品加征 100% 关税,可稍微翻下历史数据就知道,2018 年贸易战的时候,美国加征的关税里 90% 的成本都是美国消费者和企业自己扛了。 现在美国财政赤字已经超过 3 万亿,不少企业早就公开反对这种极端做法,真要实施,先扛不住的可能是美国自己的经济。 至于大家担心的军事打击风险,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之前就公开说过,亚洲要是真爆发军事冲突,破坏性会远超俄乌冲突,光贸易中断这一项,就会让亚洲 GDP 直接下降 10%,美国作为和亚洲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根本扛不住这种损失。 而且现在中国的实力,和当年喊 “深挖洞” 的时候早就不一样了,造船业的手持订单量、完工量、新接订单量这三项核心指标,已经连续十六年全球第一,不管是航母还是 LNG 运输船,国产化率都超过 90%,海军的 052D 驱逐舰都已经开到南太平洋执行任务了。 导弹技术更是今非昔比,东风系列导弹能实现精准打击,高超音速武器的速度能达到音速的五倍,穿透防御系统的概率比传统导弹提升三倍,这些都不是摆样子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威慑力。 再看特朗普本人,看似强硬,其实立场摇摆得很,前阵子还说要降低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后来又威胁要取消 APEC 会晤,没过多久又改口说可以谈,典型的色厉内荏。 而中国这边的反制一直保持着 “精准”,就像这次收特别港务费,特意规定同一航次只收首港的费用,而且一年最多收五次,既表明了态度,又没把谈判的路堵死。 说白了,现在中美之间的博弈,早就不是 “要么战要么和” 的选择题了,而是产业链、资源链上的韧性比拼。 中国手握全球 7 成的造船订单、90% 的稀土加工能力,还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这种实力才是最硬的盾牌。与其担心 “备战备荒”,不如看清这种实力制衡下的博弈本质,真要到动武那一步,没有谁会是赢家。

0 阅读:53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