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3天,郑丽文不许大陆改变现状,西方察觉异样,武统要来了?最后还有3天,国民党

烟雨评社 2025-10-15 10:50:28

只剩3天,郑丽文不许大陆改变现状,西方察觉异样,武统要来了?最后还有3天,国民党主席究竟花落谁家?郑丽文喊话竟然不允许大陆改变现状,还是西方察觉出了不对劲儿,难道武统真的要来了? 距离 10 月 18 日国民党主席选举投票只剩 3天,岛内政坛的紧张气氛已经蔓延到两岸议题上。候选人郑丽文最近的一番喊话引发热议,她公开表示 “不能由一方片面改变台海现状”,还强调改变现状必须 “和平且获得两岸人民支持”,言语间透着对大陆的强硬姿态。 与此同时,西方媒体频频放出 “台海局势异常” 的论调,不少人开始好奇,这场党魁之争背后,真的藏着 “武统” 的信号吗? 先看这场选战的焦灼态势。随着投票日临近,各候选人的支持率逐渐拉开差距。中天电视在 10 月 11 日党主席大辩论最终场后发起的网络投票显示,3.9 万参与者中,郑丽文以 71% 的得票率遥遥领先,张亚中、罗智强、郝龙斌分别以 12%、10% 和 6% 紧随其后。 而更早的艾普罗民调公司全党员调查则显示,郑丽文以 30% 的支持率居首,郝龙斌、罗智强分别以 17.4%、16.3% 位列二三位,还有 30% 的党员尚未表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 “带领国民党重返执政” 这一关键议题上,郑丽文以 28.3% 的认可度领先,但在两岸关系处理能力上,郝龙斌以 24.6% 略高于她的 20.7%,这或许能解释她近期在两岸议题上的表态转向。 郑丽文的 “不许改变现状” 言论,其实是选战中的应对策略。在此之前,郝龙斌、张亚中等对手曾试图将她与大陆关联,暗指其 “被大陆网军支持”,上演了类似民进党 “抹红” 的戏码。 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局面,她选择刻意与大陆保持距离,甚至直接呼应美西方的台海论调,强调 “尊重台湾 2300 万人民的意愿”,以此争取中间选民和深蓝群体的支持。这种表态在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并不新鲜,候选人往往会根据选情调整两岸论述,力求平衡党内不同派系的诉求。 西方媒体捕捉到的 “异样”,则集中在大陆的战略布局上。路透社近期报道称,中国已新建 11 座战略石油储存设施,预计总储量可超过 20 亿桶,相当于半年的石油使用量,该媒体将此解读为 “为大型军事行动做准备”,并与台海冲突关联,还提及西方普遍猜测的 “2027 年收台时间表”。 但从大陆的实际动作看,除了能源储备,近期更引人关注的是对 “台独” 势力的精准打击:不仅出台法律清算 “台独” 顽固分子,还针对 “台独” 网军发布悬赏名单,18 名被通缉人员的线索多来自岛内民众举报,这被视为两岸民众反 “台独” 共识的体现。 不过参考此前大陆通缉缅北电诈团伙后迅速破案的案例,这种精准打击更偏向执法行动,与 “武统” 并无直接关联。 对于外界热议的 “武统风险”,大陆官方的立场始终清晰。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 9 月 24 日的例行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我们珍爱和平,但决不容忍‘台独’分裂”,同时直指民进党当局 “以武谋独”“倚外谋独” 才是台海紧张的根源,强调 “以武谋独只会加速灭亡”。 这种表态既展现了捍卫主权的决心,也释放了维护和平的信号,与西方炒作的 “武统临近” 形成鲜明对比。事实上,大陆近年来的一系列动作,从海警常态化执法到对 “台独” 势力的精准制裁,都是在遏制分裂活动,而非主动推动局势升级。 这场围绕国民党主席选举的两岸议题热议,本质上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岛内选战的策略性表态,也有西方媒体的刻意解读,还有大陆反 “台独” 行动引发的关注。 距离投票只剩3天,郑丽文能否凭借当前的领先优势胜出尚未可知,但无论谁最终当选,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基调大概率仍会维持 “九二共识” 框架,不会出现根本性转向。 而所谓的 “武统要来了”,更多是舆论场的焦虑放大,真正影响台海局势走向的,还是 “台独” 势力的挑衅程度与两岸民众的和平共识。 统一大势不可阻挡,“倚外谋独”注定失败,“以武谋独”加速灭亡。在统一大势面前,任何与之相悖的行动都犹如螳臂当车,注定要被滚滚车轮给碾压过去。 信源:中国台湾网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