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一个日本人冒充中国人,加入了解放军,征战半个中国,立下汗马功劳,还参加了抗美援朝,但是,没多久他就暴露了身份! 这个人就是砂原惠,一个3岁就跟着家人来到中国的日本人,打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说中国话,过中国日子,连饮食习惯都跟身边的乡亲没两样,对他来说,中国早就是刻在骨子里的“家”。 1948年那会儿,解放战争正打得热火朝天,到处都在招兵买马,看着解放军战士们为了老百姓打仗,砂原惠心里也烧得慌,可一想到自己的日本身份,又犯了难——那时候刚打完二战,日本人在中国多少还是受些排挤,他怕说了实话,部队不收他。 琢磨来琢磨去,他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张荣清”,揣着这名字就去报了名。招兵的干部问他老家在哪儿,他顺口就说自己是当地孤儿,从小跟着乡亲长大,一番话说得恳切,加上他看着结实能干,当场就被收下了。 就这么着,砂原惠成了解放军队伍里的“张荣清”,跟着部队一路南征北战,从华北打到华南,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那时候部队条件苦,行军全靠两条腿,粮食也常常不够吃,砂原惠却从没喊过一声累。打仗的时候他冲在前面,抬担架、送弹药,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不打仗的时候,他就帮老乡种地、修房子,跟战友们处得亲如兄弟。 有一次打攻坚战,他顶着敌人的炮火,连续把三个伤员从火线上背了下来,自己胳膊被弹片划开个大口子,也只是随便裹了裹就又上了战场。战友们都喜欢这个踏实肯干的“张荣清”,谁也没怀疑过他的身份,还给他记了好几次功,说他是队伍里的“硬骨头”。 新中国成立没多久,抗美援朝的号角就吹响了,砂原惠没半点犹豫,跟着部队跨过了鸭绿江,还是用着“张荣清”这个名字。朝鲜战场上比国内打仗更凶险,零下几十度的严寒,美军的飞机大炮天天轰炸,物资还极度匮乏。 砂原惠不仅跟着战友们守阵地,还凭着自己懂点机械的本事,修好了好几辆被打坏的运输车,保障了前线的物资供应。有一回运输队被美军飞机盯上,他硬是带着几个人把物资藏进山洞,自己却被炸弹的冲击波掀飞了好几米,醒来第一句话问的还是“物资没事吧”。 可没想到,就在朝鲜战场的一次紧急救治中,他的身份意外暴露了。那天他在抢修车辆时被炮弹碎片击中了腹部,送到后方医院抢救,医生要登记详细病史,问起他的家族健康情况,砂原惠一时没反应过来,顺口说了句日语里的亲属称谓。医生愣了一下,追问他是不是日本人,看着医生疑惑的眼神,砂原惠知道瞒不住了,只好红着眼眶说出了实情——自己是砂原惠,3岁来中国,因为太想加入解放军保家卫国,才隐瞒了身份。 消息传到部队,战友们都很意外,可没人觉得他是“奸细”。相处这么多年,大家早就看清了他的为人,知道他对中国、对部队是真心的。部队领导找他谈了话,非但没处分他,还拍着他的肩膀说:“不管你是砂原惠还是张荣清,都是咱们队伍里的好同志。”这让砂原惠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之后他还是照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只是不再刻意隐瞒自己的出身。 1955年的时候,砂原惠跟着部队回国,后来因为政策原因回了日本,这是他3岁来中国后第一次踏上故土。可日本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太陌生了,他天天惦记着中国的战友,惦记着曾经战斗过的土地,张口闭口还是“我们部队”“咱们老乡”。后来他干脆做起了中日友好相关的工作,只要是能帮到中国的事,他都拼尽全力去做,为此还被一些日本人骂“叛徒”,可他从来不在乎。 到了晚年,有人问他到底是哪国人,他拍着胸脯说“我是中国人”,还早早交代后代,死后要把一半骨灰送回中国,撒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砂原惠这辈子,从冒充中国人加入解放军,到在战场上立下功劳,再到晚年魂牵梦萦中国,说到底,他从来不是“冒充”,只是把自己真正活成了一个爱着这片土地的人。那些曾经的隐瞒,不过是一个异乡人对“家”最赤诚的渴望罢了。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在打。367团副参谋长陈国旺,把枪口对准了17名掉队
【7评论】【18点赞】
风暴海燕
红色军队不分种族。[加油]
泥丸函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看来水土很重要。
bydagl
3岁,那就不算啥了
用户52xxx48
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