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制裁影响下,一些国际芯片巨头无法向中国出口芯片;同时,由于中国的制裁,这

明明很懂行 2025-10-15 12:15:24

在美国的制裁影响下,一些国际芯片巨头无法向中国出口芯片;同时,由于中国的制裁,这些国际芯片巨头也无法向美国供应芯片。基于这种情况,中国的芯片企业获得了追赶的机会,而部分国际芯片巨头则开始走入困难时期。   出口禁令连不少通用服务器芯片也被波及,像英伟达、英特尔这样的公司对中国的供应受限,营收直接出问题,英伟达短短一个季度对华收入掉了大半,英特尔的中国业务原本能带来不少收入,现在干脆归零,国际大厂的窘境不光是丧失市场,更难受的是在后端材料上中国出手卡住了关键的原料,比如全球九成的镓和一大半的锗都在中国手里,直接让这些外国大厂也没法正常交货。   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本来能早点产出先进芯片,却因为材料供不上被迫推迟了好几个月投产,三星也因为锗短缺产能降下来,高通的安卓手机芯片订单就跟着连带减少,一旦原料断供这些厂商要么交不了货要么干脆丢大单,收入和利润自然走下坡路。   赶上国际大厂纷纷掉队,中国芯片企业就见缝插针地往前冲,把原来被国外垄断的份额一口口吃下来。   像中芯国际的14纳米工艺已经能做到很高的良率,汽车芯片订单一年就能翻个倍,原本汽车企业喜欢拿国外的芯片,现在大多都用国产货了。   存储芯片领域国产厂商凭借价格和服务优势也逐渐把“小米”“OPPO”等手机客户收进供应链,国内自主软件和生产设备也没落下风,28纳米光刻机和设计工具开始出货,跟得上绝大部分的本土需求。   在持续投入和政策扶持下,中国芯片领域研发资金逐年上涨,还吸引了大量原本在国外的工程师回流,直接带动了国内工艺进步,不光是系统端口,连材料、设备、封测等配套环节都在快速爬坡。   而国际芯片厂商的苦日子还在延续,台积电利润下跌,英特尔研发预算削减了不少,英伟达把重心放回到中低端芯片,但市场份额和营收还是挺不住,那些材料管控和出口禁令让全球芯片格局都被搅得一地鸡毛。   有数据预测,要是中美这种互相制裁一直持续下去,全球芯片市场份额可能很快就分出新格局,中国厂商的份额还会持续走高,而国际大厂只会进一步被压缩。

0 阅读:0
明明很懂行

明明很懂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