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中国强制转移技术,美媒曝出惊人消息!10月15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美媒称,欧盟将考虑推行新措施,该新举措包括,中国企业若想在欧盟境内营运,必须将技术转让给欧洲公司,这是欧盟旨在强化其产业竞争力的所谓积极举措。知情人士指称,预计这些措施将于11月推出。 欧盟要逼中国企业交技术才能在欧洲做生意,这事往根上扒,就是赤裸裸的技术落后遮羞布,不然好好的竞争不搞,偏要搞这种明抢的套路。 先看他们盯紧的电池领域,2024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里中国占了六家,宁德时代一家就吞了 37.9% 的市场,六家加起来更是占到 67.1%,而欧洲连个能进前十的企业都没有,韩日企业的份额还在往下掉,跟中国的差距拉到了 48.7 个百分点。 这可不是偶然,固态电池这块被称作 “下一代技术明珠” 的领域,欧洲也就奔驰拿出个测试车撑场面,续航数据看着漂亮却连量产时间表都不敢给,中国的亿纬锂能已经敲定 2026 年量产,宁德时代跟进在 2027 年,连半固态电池都早装上宝马车了,良率能到 92%,专利占比更是超过 36%,增速全球第一。 欧洲这边政策还在反复横跳,十年都没个明确方向,去年才慌忙出台电池战略,钱给得少不说,产业链更是断三缺四,跟中国从原材料到回收的完整体系比,简直像个半成品。 再看汽车行业,欧洲更是被按在地上打。2025 年 1-8 月中国新能源车占了全球 67.6% 的份额,7、8 月更是冲到 68.7%,而欧洲同期新能源销量才 226 万台,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够。 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同比暴涨 2225%,2024 年一个季度就卖了 58 万辆,直接甩开特斯拉 8.5 万辆,把欧洲本土车企惊出一身冷汗。 那些曾经的欧洲汽车巨头更是没了往日风光,大众早年前雄心勃勃要自研车载操作系统,计划把自主软件比例从 10% 提到 60%,折腾好几年连影子都没见着,2024 年彻底服软,转头跟小鹏签了联合开发协议,还拉上美国企业合作,CEO 在股东信里直言要追 “中国速度”,这话说得好听,本质就是承认自己的技术跟不上了。 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最高的德国才 26.4%,连中国的一半都不到,插混车型份额更是只有 16.6%,很多所谓的欧洲新能源车,核心供应链里全是中国技术的影子。 更有意思的是,这已经不是欧洲第一次玩这套了。当年光伏产业上,欧洲也搞过双反调查,想靠加关税把中国企业赶出去,结果中国光伏企业不仅没垮,反而把技术做得更成熟,最后欧洲自己的光伏项目还得依赖中国的组件和技术。 现在在汽车和电池上故技重施,说白了就是同样的剧本 —— 自己搞不出领先技术,市场被中国企业抢走,就想靠行政手段抢别人的成果。 要知道中国电池企业的优势可不是凭空来的,每年光研发投入就有 60 亿,行业标准早就提前布局,从锂矿加工到电池回收的产业链更是密不透风,这些都是欧洲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积累。 欧洲口口声声说防止被 “压垮”,其实就是承认自己在技术创新上已经没了还手之力。要是真有拿得出手的技术,犯得着用这种强买强卖的手段吗?大众要是能自己搞出电子电气架构,何必求着小鹏合作;欧洲要是能做出比肩宁德时代的电池,何苦盯着中国企业的技术不放。 现在搞强制技术转让,不仅遮不住技术落后的底,反而会让自己的企业更有惰性 —— 反正能靠政策抢技术,谁还愿意花钱搞研发?到头来只会跟中国的技术差距越拉越大,毕竟靠抢来的技术永远成不了自己的底气,这道理欧洲其实比谁都清楚,只不过是急得没别的办法了而已。
果然被说中了!荷兰的代价来了:跟风美国反遭连环反噬,半导体遇断供、欧洲盟友逼宫。
【1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