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之后,我们还有更厉害的反制手段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11月8日起,对部分人造金刚石微粉、单晶、线锯和砂轮等超硬材料实施出口管制,要求出口商申请许可。 这里面有个不太起眼但很重要的东西——人造钻石粉末。 它被称为隐形命脉,没有它,芯片就很难造出来,是高科技领域离不开的材料。 人造钻石粉末特别硬,还能耐高温,这两个特点让它成了半导体制造的关键。 在芯片的光刻工艺里,尤其是用极紫外(EUV)光刻机时,它要用来做掩膜版,还要给晶圆做精密加工,少了它流程就走不下去。 中国是这种粉末的主要供应国,美国自己造不出来这么多,一直得从中国买。 从数据就能看出来中国的产能有多强:2024年中国出口了44.7亿克拉人造钻石粉末,比前一年多了12.75%。 而河南是中国的核心生产基地,2023年河南的人造钻石产量就有190亿克拉,占了全国产量的80%。 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在全球都很有分量,但它造芯片时,偏偏缺不了中国的人造钻石粉末。 美国国内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只能长期依赖中国供应,这就让人造钻石粉末成了美国芯片制造的隐形命脉。 不管是从2024年中国44.7亿克拉的出口量,还是河南占全国80%的产量来看,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供应地位目前很难被替代。 这样一看,美国又被卡脖子了。 有网友说过去太仁慈,早用这招美国早服软了,这话听着解气,却没看透博弈的本质。 2020到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的人造钻石粉末占比就稳定在77%,那时美国已在加码芯片制裁, 为何要等到2025年才出手? 答案藏在产业的成长里。 十年前,中国虽能产金刚石微粉,但高纯度产品占比不足30%,核心生产设备还要依赖进口。 直到黄河旋风、中兵红箭等企业突破技术壁垒,才把纯度做到99.99%,成本压到美国的1/3。 更重要的是,2024年我们才完成从粉末生产到设备制造的全链条闭环,连美国想自建产能都找不 到替代设备。 这哪是仁慈,分明是在夯实底气——2019年稀土反制时,就因部分加工技术外流,让美国通过缅甸转口拿到了30%的需求,这次从材料到技术全管控,就是吸取了过往的教训。 美国的关税大棒看似凶猛,实则暴露了底气不足。 2025年4月加征关税后,美国电子产品价格涨了4.1%,72%中小进口商被迫涨价裁员。 而中国的反制早已跳出对等加税的初级阶段:稀土管制卡了F-35战机的磁体供应,金刚石管制掐了光刻机的咽喉,每一拳都打在产业链命门上。 台积电赴美建厂才发现,连抛光液都得从中国进口,所谓去中国化不过是自欺欺人。 这些举让我们意识到:现在全球化下,各国在产业链里分工很细,少了任何一环,整个链条都可能断。 所以,把产业链握在自己手里,做到自主可控,成了各国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每次台湾都仗着大陆不会对其下狠手,一直就是一只吃里扒外的白眼狼!这回稀土管制收紧
【6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