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不会爆发战争,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现在已经处于战争状态。只不过现在打的是经济战、科技战。那会不会发生热战呢,再明确的告诉你,他不敢,否则,他还会等到现在吗? 美国对中国的高端芯片出手越来越狠。9 月,美国商务部一份新的“实体名单”直接让 23 家中国科技公司陷入管制,并且要求英伟达等巨头立刻停供高端 AI 芯片。这一步,不只是限制产品交易,而是要在关键技术上掐断中国的路。 此后,关税的加码和出口限制接连落地,范围越来越大,从数百家企业到上千家,从 25% 的税率一路飙到 100% 以上,完全没有为谈判留下空间。 中国的回应也没拖延。对于美国芯片,中国迅速启动反倾销调查,对英伟达追加反垄断调查,并且收紧了稀土出口。 稀土在高科技制造里是战略资源,这相当于握住了对方的一根要害神经。同时,中国还对有美国关系的船舶增加特殊港口费用,让这些措施形成连锁反应,对冲对方的步步紧逼。 这不再只是孤立的贸易摩擦,而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对抗。有人担心,这么紧绷的对峙会不会被推到热战的边缘。 过去几十年,美国在海外发动的战争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选择那些工业和军事实力都远不及自己的国家。这样的目标,便于用最小的代价拿下,而不会陷入持久消耗。 今天的中国,显然不在这个范畴里。过去那些只能忍受屈辱的日子已经翻篇。工业产值方面,中国的规模比美国大三分之一,占全球三成左右,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 这样的体量,不只是经济数据,更意味着在战时,它能转化成惊人的生产能力。战机可以每年产出数百架,隐身机的产量已经逼近甚至超过美国当年的水平。 大型军舰的建造速度和规模,更是远甩美国几条街。导弹的年产量一旦进入战时节奏,将会是外界难以想象的数字。 这些不是摆在展馆里的样品,而是真正能快速转化为战力的工业基础。这样的实力,让任何想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对手,都会重新算一遍成本。 而中国的根本立场从没变发展经济,让老百姓日子更好,强大军力是为了护住这些成果,而不是主动挑事。 所以,那些试图通过关税敲打、技术封锁甚至更卑劣手段来阻挠中国发展的想法,注定在家门口行不通。这场牌局已经开到深处,中美都清楚,谁先翻桌子,就得面对无法预料的后果。 在这样的局势下,自信和定力,就是最硬的底牌。
中美11月份可能会进行第三次“大交易”台海稳了,第一岛链内外不会再有人来敢捣乱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