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了心要打垮中国?最大威胁现身!这次不是美国,普京却笑到了最后。一切得从俄乌冲突

古今知夏 2025-10-16 14:55:14

铁了心要打垮中国?最大威胁现身!这次不是美国,普京却笑到了最后。一切得从俄乌冲突后的俄罗斯汽车市场说起,2021年的时候,俄罗斯乘用车还能卖出166.7万辆,全球排进前十,当时现代-起亚一年能卖37万辆,占了22.3%的市场,雷诺控股的伏尔加也有35万辆销量,市占率21%,欧美日韩品牌牢牢把控着市场主流。 2022 年俄乌冲突一爆发,这张网直接被撕烂了。西方的制裁像冰雹似的砸下来,俄罗斯车市一下凉透 ——全年只卖出 68.7 万辆,直接腰斩,创下十五年最低。 外资车企跑得比谁都快,雷诺先动手,把伏尔加的股份按 “象征性价格” 甩卖,只留下句 “六年能回购” 的空话;丰田紧跟着关了圣彼得堡工厂,那座一年能造 8 万辆 RAV4 的厂子,说停就停;大众、奔驰、福特这些大牌,也扎堆宣布 “暂停出口”,把曾经看重的俄罗斯市场,说丢就丢。 西方本来等着看笑话,觉得没了外资,俄罗斯车市肯定要瘫。可他们没料到,中国车企早踩着窗口期冲了进来。那阵子霍尔果斯口岸的货车排成长龙,吉利星越 L 根本抢不到货,单台车最多能赚 10 万!到 2024 年, 中国品牌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直接飙到 74.8%,奇瑞一个品牌就卖了 32.5 万辆,占了两成市场;极氪在高端电动车市场更狠,7600 辆的销量把本土品牌 “莫斯科人” 压得抬不起头; 理想的 L7、L9 两款混动车型,直接把细分市场前三的位置包圆了。看起来,中国车企好像成了最大赢家? 但别急,普京的算盘早打得比这精。等中国车企还在赚 “进口红利” 的时候,俄罗斯直接出手了:2024 年 4 月,堵死了 “绕中亚转口卖车” 的空子 10 月又把进口车的报废税涨到 85%— 明摆着就是一句话:想在俄罗斯卖车?别光想着运进来,得在本地建厂造车 这背后藏着普京的大心思。俄罗斯早有《2050 能源战略》,既然能源出口已经跟中国绑紧了,汽车产业也得跟上。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50 个智能氢气补充站正在建,这可不是随便搞的 — 中国电动车要在俄罗斯跑,得有能源;俄罗斯有油气资源,正好能变成氢能,既帮了中国车企,又把自己的资源变成了汽车产业的优势,一举两得。 不光是政策压,普京还玩起了 “技术换市场”。俄罗斯工业贸易部一边说陕汽重卡的零部件有问题,取消了认证;一边又通过媒体说,有些中国车型耐不住俄罗斯的低温,耐腐蚀不行。 这不是找茬,是逼着中国车企把技术拿出来。就像中俄合作搞自动驾驶重卡:中国重汽出带 23 个传感器的底盘,俄罗斯 Navio 搞北斗 + GLONASS 双模控制系统,喀山还专门建了验证中心,砸了 2.3 亿卢布。 这么一搞,本土车企卡玛斯就慌了 —他们改一台自动驾驶重卡要花 210 万卢布,而中俄合作的车型,量产成本才 180 万,根本没法比。 等西方车企反应过来,想回头的时候,才发现路早被堵死了。现代汽车悄悄在俄罗斯注册了 8 个新商标,还偷偷招人,结果一看,当年的圣彼得堡工厂早改成本土车型的生产线了; 雷诺当初留的 “六年回购权”,现在成了废纸,伏尔加都用上中国技术造新车了;丰田想通过远东港口搞 “平行出口”,可中俄已经把电动车、氢能车的市场占稳了,这点小动作根本掀不起浪。 其实哪有什么 “打垮中国的威胁”?真正的 “威胁”,是西方自己搞出来的。他们本来想靠制裁让俄罗斯车市瘫痪,结果反倒帮普京拆了外资的垄断网;本来想让俄罗斯没车可卖,结果倒逼中俄联手,把汽车产业链建起来了。 现在的俄罗斯车市,中国品牌占着中高端市场,本土车型守着大众市场,西伯利亚的氢能站、喀山的自动驾驶实验室,一起搭起了 “自主可控” 的架子。 普京这笑,不是瞎乐。他没跟西方硬刚,而是借着西方的制裁,顺势把俄罗斯汽车产业从 “靠外资” 变成了 “自己说了算”。 这一次,笑到最后的,确实是算得更准、走得更稳的普京。

0 阅读:6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