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再婚后的刘思齐喜得贵子非常高兴,这时丈夫杨茂之让她给孩子取个名字。然

熹然说历史 2025-10-16 23:48:53

1962年,再婚后的刘思齐喜得贵子非常高兴,这时丈夫杨茂之让她给孩子取个名字。然而刘思齐此刻却想到了毛岸英,于是她告诉丈夫孩子叫“杨小英”好不好?杨茂之听完后,满口答应了刘思齐。 1962年秋天,刘思齐产下长子,新婚丈夫杨茂之让她给孩子取名。这个简单的请求,却让刘思齐陷入了沉思。十二年前,她的第一任丈夫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从未远去。当她说出”杨小英”这个名字时,包含着怎样的情感?杨茂之为何毫不犹豫地同意?这个名字背后,藏着一个女人对逝去爱人的纪念,也见证了一个男人的宽容与理解。 说起刘思齐这个人,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提到她的身份,大家就明白了——她是毛岸英的遗孀。1930年,刘思齐出生在上海一个革命家庭,父亲刘谦初是中共早期干部,1931年被国民党杀害时她还没满周岁。母亲张文秋也是位革命者,早年就和毛泽东、杨开慧结识。1938年,8岁的刘思齐在延安演话剧,被毛泽东认出是老战友的女儿,当场收为干女儿。 这姑娘的命也够苦的。1939年随家人去苏联,路过新疆被军阀盛世才扣押,一关就是八年。等到1946年获释回延安,已经是16岁的大姑娘了。也是那时候,她遇见了刚从苏联回国的毛岸英。两个年轻人都经历过流离失所,都在异国他乡受过苦,自然话题就多了。1948年在西柏坡,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1949年10月15日,新中国成立不久,毛岸英和刘思齐在中南海举行婚礼。婚礼办得很简单,毛泽东送了件自己1945年去重庆谈判时穿的旧大衣当礼物,还开玩笑说白天让岸英穿,晚上两人盖着。这份礼物虽然朴素,却饱含长辈的祝福。谁能想到,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一年多。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缨参战。临行前他瞒着刘思齐,只说是去出差,还特意交代了几件事:要完成学业、每周去看望父亲、多照顾弟弟毛岸青。当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大榆洞牺牲,年仅28岁。这个消息被严密封锁了近三年,毛泽东怕儿媳承受不住打击。每次刘思齐去中南海问起丈夫的消息,老人家都强忍悲痛搪塞过去。直到1953年,实在瞒不住了,刘思齐才知道真相。 那天她哭得撕心裂肺,毛泽东脸色惨白地坐在一旁,周恩来在场劝她节哀。为了让她走出阴影,毛泽东安排刘思齐去苏联留学。1955年到1957年,她在莫斯科大学数学系读书。回国后分配到解放军工程兵某部做翻译,后来又调到军事科学院工作。 可刘思齐始终走不出对毛岸英的感情。她当时才20出头,正是大好年华,可她就是不愿意再婚。毛泽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劝她重新开始生活,还托人帮忙物色对象。1961年,时任空军学院院长的刘震推荐了一个叫杨茂之的年轻教员。 杨茂之当年30岁,河北唐山人,父母是渔民,为人正直老实。他也曾去苏联红旗空军学院学习过,和刘思齐在留学生聚会上见过面,只是当时没说过话。经过毛泽东牵线,两人开始交往。杨茂之的真诚和体贴慢慢打动了刘思齐。1962年2月,两人在北京举行婚礼,毛泽东亲笔抄录了《卜算子咏梅》送给他们,还从稿费里拿出300元作贺礼。 婚后不久,刘思齐就怀孕了。1962年秋天,她生下一个男孩。杨茂之让妻子给孩子取名字,刘思齐想了很久,提出叫”杨小英”。这个名字一听就明白是为了纪念毛岸英。杨茂之没有犹豫,当即同意了。这份理解和宽容,让刘思齐非常感动。对她来说,这个名字既是对前夫的纪念,也寄托着对儿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像毛岸英一样正直勇敢。 后来刘思齐又生了三个孩子:女儿杨冬梅、次子杨密、三子杨钧。一家六口过着平凡的日子。杨茂之在空军学院教书,刘思齐在军事科学院搞翻译和科研,凭着在莫斯科大学学的数学功底整理外文资料,参与军事研究项目,工作认真负责。 尽管有了新家庭,刘思齐从没忘记毛岸英。1959年,她第一次去朝鲜桧仓烈士陵园祭扫,在毛岸英墓前泪流不止。2006年,她又去了大榆洞——毛岸英牺牲的地方,抚摸着纪念碑,低声诉说思念。2020年,90岁高龄的她坐着轮椅出席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活动,为毛岸英雕塑揭幕,说他永远是自己心中的痛,也是骄傲。 刘思齐经常教育子女要懂得感恩,珍惜和平。她会给孩子们讲革命年代的故事,讲父亲刘谦初为革命牺牲,讲母亲张文秋历经磨难仍坚守信仰,讲毛岸英为国捐躯。这些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四个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都学有所成,杨小英这个名字也成了家族记忆的一部分,提醒着后代不忘历史,不忘先辈的牺牲。 2022年1月7日凌晨,刘思齐在北京去世,享年92岁。她这一生够坎坷的:幼年丧父、青年丧夫、被关押八年,可她始终没被苦难击倒。她对国家忠诚,对家庭负责,对前夫念念不忘,对现任丈夫感恩有加。取名”杨小英”这件事看似微小,却折射出一个女人的品格——她懂得珍惜过去,也懂得把握现在;她有情有义,也懂得感恩。这样的女性,值得我们铭记。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