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怪象,美国不停出手,打压我们,先是芯片,后用关税

烟雨评社 2025-10-17 11:48:41

中美贸易战,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怪象,美国不停出手,打压我们,先是芯片,后用关税。看似气势汹汹,几回合下来,受伤的反倒是他自己,可我们一出手,情况就不一样了,仅用稀土这一招,直接戳中特朗普的七寸。 2024 年他们出台了新的芯片出口管制政策,不仅限制高端芯片对华出口,连制造芯片的设备、材料都卡得死死的,甚至要求盟友也跟着一起禁运,想彻底切断中国的芯片供应链。 当时美国商务部还放话,说这能 “保持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结果才过半年,美国本土的芯片企业就先慌了。 高通 2024 年第四季度的财报显示,对华芯片销售额暴跌 42%,直接导致公司净利润下滑 28%;英特尔更惨,因为失去中国市场,被迫关闭了俄勒冈州的一家芯片工厂,裁掉了 1.2 万名员工。 更麻烦的是,中国可不是坐以待毙,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自主研发的 14 纳米芯片量产良率已经达到 92%,虽然和最顶尖的工艺还有差距,但足够满足汽车、家电等领域的需求,美国原本想靠芯片卡脖子,最后反倒把自己的芯片企业逼到了绝境。 接着美国又想靠加关税施压,2024 年把对华出口的农产品、机械产品关税提高到 25%,还扬言要扩大征税范围。可关税这把 “双刃剑”,最先伤到的是美国自己的企业和消费者。美国农场主之前就吃过亏,大豆、玉米对华出口量锐减,现在机械制造商也遭了殃。 约翰迪尔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农机企业,2025 年第一季度对华出口额下降 35%,仓库里堆了价值 8 亿美元的农机卖不出去,只能给员工放无薪假期。 普通消费者也没逃过,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5 年 5 月,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6.8%,其中从中国进口的家具、电子产品价格涨得最厉害,不少家庭买个普通的微波炉,都比去年多花了 15% 的钱。 原本想靠关税让中国让步,结果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更大了,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还被选民追问 “什么时候能让物价降下来”,场面特别尴尬。 而中国这边,没跟着美国搞大范围的贸易反制,就盯着稀土这个关键点发力。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稀土是制造芯片、新能源汽车、导弹的关键材料,美国虽然也有稀土矿,但自己的提炼技术不行,90% 的稀土加工产品都得从中国进口。 2025 年 3 月,中国出台了《稀土出口管制办法》,不仅规范了稀土原矿的出口,还对稀土深加工产品的出口进行了严格审核,这一下就掐住了美国的命脉。 美国国防部 2025 年 4 月发布的报告里急得直说,美国的 F-35 战斗机制造已经出现稀土供应短缺,原本计划年产 156 架,现在只能缩减到 120 架;特斯拉的内华达州超级工厂也因为稀土永磁材料不够,被迫把电动汽车的产能降低了 20%。 特朗普之前还嘴硬说 “美国能找到稀土替代来源”,可现实根本不给他面子。美国想从澳大利亚、加拿大进口稀土,可这些国家的稀土矿大多是低品位矿,提炼成本比中国高 3 倍还多,而且没有完整的加工产业链,就算把原矿运回去,也没办法制成能用的材料。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可不是一天两天积累的,现在全球 70% 的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专利都在中国手里,美国想在短时间内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这场贸易战的怪象其实说到底,就是美国找错了发力点,总想靠霸权主义压制别人,却没考虑自己的产业早就和中国市场深度绑定。 而中国找对了关键,知道稀土是美国产业链的 “软肋”,不用搞太多复杂的手段,精准发力就能起到效果。现在美国的芯片企业、农场主、制造商都在给政府施压,希望能放宽对华限制,可特朗普要是松口,又怕丢了面子,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全是美国自己造成的。 世界就是这样,当你实力上来了,自然而然地就会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引起各方的反应,有人欢迎合作,也有人会感到不安。

0 阅读:2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