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荷兰为什么敢和中国硬碰硬?大家都觉得是有美国撑腰,错了!这都是其次,重要原因是荷兰仗着自己在半导体产业链的特殊位置,飘了!毕竟荷兰手里攥着阿斯麦,全球高端光刻机几乎被它垄断,这让荷兰觉得自己有 “拿捏别人的资本”。 中国和荷兰之间的较量远远不是大家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最近中国突然对一家设在东莞的荷兰半导体工厂下了禁令,直接把大批芯片出口拦下,这一下把苹果和特斯拉都弄急眼了。 这家工厂可是荷兰企业安世半导体的产能“中枢”,一旦中国这边说停,那边再大的公司也得暂停生产。 外界本以为荷兰胆子这么大,是抱着美国的大腿,其实真正让荷兰有底气的,不是美国,而是他们手里自认为的王牌——阿斯麦高端光刻机。 现在全球先进芯片离不开阿斯麦的设备,产量和技术都被它垄断。台积电、三星都得靠荷兰发货,没有EUV光刻机,3纳米、2纳米芯片根本没戏。 这么一看,荷兰显得特别硬气,动不动就用老掉牙的法律强势操作,还能配合美国的限制,把中国企业按死在产业链。 但他们忽略了一点,自己其实在好多关键环节上都高度依赖中国,光刻机再牛也要靠原材料才能转起来。 大家可能不知道,荷兰自己高精度芯片全流程都少不了中国的原材料,他们用的高纯度氟石九成以上得从中国拉,这玩意要断供,德国蔡司的镜头和阿斯麦的光刻机马上就得卡壳。 铋这个冷门金属,荷兰也离不了中国,芯片封装、传感器等环节都得用上 像重晶石、钴、镁、锰、钽这些重要原料,荷兰百分百从中国进口,不光是制造业用得上,新能源、电动车、工业电容里都少不了这些材料。 荷兰去年光买中国的镁就花了两亿多欧元,要是哪天中国说不卖了,车也得停,风电项目也得黄。 而一台顶级EUV光刻机少不了中国稀土磁体,而镜头更有意思,德国的供应商专门用中国生产的镧玻璃调整成像,全球绝大多数这类玻璃都在中国工厂出来。 到了2025年国内对稀土原料和技术的出口再出新规,稍微卡一下审批,阿斯麦一个月就少做几台机器,损失动辄几十亿欧元。 看似荷兰对中国强势,其实自己被产业链绑得死死的。中国一旦收紧资源和审批,荷兰的小算盘就打不转了。 短期内他们想找新渠道根本不现实,等新工厂投产要两年多,技术切换需要重新设计设备,哪有说调就调的事,结果就是欧洲这头受伤最大,尤其是跟中国合作最深的德国,产业压力一下传导到整个地区。 荷兰凭阿斯麦硬碰硬,看似风光,其实危机四伏。他们想靠独门技术掌控局面,却忽略了原材料和制造环节的死穴都在中国手里。 全世界芯片产业链彼此绑得越来越紧,谁也不敢说自己立于不败。荷兰如果继续倚仗一招鲜,迟早还得被现实泼冷水。
我就知道安世半导体被荷兰无理抄家后一定会付出代价,环球时报发文称荷兰强硬
【5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