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曦:藏起亲情守信仰,六十三年归故里 聂曦的骨灰无人认领 ​档案里写着他没有亲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0-17 12:53:23

聂曦:藏起亲情守信仰,六十三年归故里 聂曦的骨灰无人认领 ​档案里写着他没有亲人 ​可他的妻子高秀娟和儿子一直在等他 ​聂曦赴台前就切断了和家里的往来 ​连邻居都不知道他有家室 ​白色恐怖时期 ​沾上通共嫌疑就会牵连家人 ​他逼着妻子装作不认识他 ​遗书里只留下一句话 ​让儿子别姓聂 ​表妹杨韵清偷偷领走了骨灰 ​只用编号存放不敢刻名字 ​六十三年后骨灰才回到江西 ​墓碑终于刻上他的名字 ​那些年太多人像他一样 ​藏起亲情守着信仰 聂曦不是没有牵挂,只是把家国大义放在了最前面。1949年他接受任务赴台,出发前跟妻子彻夜长谈,说这一去可能再也回不来,让她好好带大孩子。 白色恐怖时期的台湾有多残酷?史料记载,仅1950到1954年间,就有数千人因政治嫌疑被捕,不少家庭因为亲人牵连,连工作、生活都成了难题。 高秀娟这一辈子活得太苦。丈夫走后,她一个人打零工养儿子,别人问起孩子父亲,她只能说“早就不在了”,连梦里都不敢喊聂曦的名字。 聂曦的儿子从小就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别的孩子有父亲接送,他只能远远看着,直到成年后,母亲才敢拿出藏了几十年的旧照片,告诉他父亲的真实身份。 表妹杨韵清当年冒险领走骨灰,心里装着多大的勇气。她把骨灰坛藏在自家储物间最深处,每年清明偷偷祭拜,从不敢跟外人提,生怕招来祸事。 这六十三年里,聂家后人从没放弃寻找。高秀娟临终前拉着儿子的手,反复叮嘱“一定要找到你爸,带他回家”,这句话成了儿子心里沉甸甸的执念。 2013年,江西当地文史学者在整理台湾档案时,发现了聂曦的名字和编号。顺着这条线索,终于联系上聂家后人,才让这段尘封的往事重见天日。 骨灰回归那天,聂家子孙来了二十多人。当工作人员捧着写有编号的骨灰坛走出来时,所有人都跪了下来,哭声里满是六十多年的思念与委屈。 墓碑立在江西老家的山岗上,“聂曦”两个字刻得格外清晰。旁边的墓志铭写着“以身许国,藏亲守义”,这八个字道尽了他一生的选择。 像聂曦这样的无名英雄还有很多。在台湾“白色恐怖”档案里,有近万名政治受难者,他们中不少人像聂曦一样,为了保护家人,故意切断所有联系。 现在,聂家的孙辈们常带着孩子来墓碑前祭拜。他们会指着墓碑告诉孩子,太爷爷是个英雄,他当年的牺牲,是为了让更多家庭能团聚。 江西当地政府为聂曦修建了纪念广场,每年都有学生和市民来参观。越来越多人知道了他的故事,也明白了今天的和平,是多少人用隐忍和牺牲换来的。 那些藏在岁月里的亲情,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聂曦虽然没能陪伴家人,但他的信仰和精神,早已成了家族的传承,让后代子孙永远记得什么是家国担当。聂瑞 聂曦烈士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6

评论列表

放飞的码头

放飞的码头

1
2025-10-17 22:39

致敬英雄!等台湾解放了,继承吴志忠烈士遗志,把台北马场町改成忠烈祠[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