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犯了TACO的毛病,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就算美国求和,中国也不搭理了,发生了什么事? 特朗普这个人,从商界到政坛,一路走来总爱玩那种先硬后软的把戏,尤其在贸易上,这回又闹出新动静。说起TACO这个词儿,得从今年早些时候说起。华尔街那些交易员闲下来没事干,就给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起了个外号,TACO,意思是特朗普总是退缩。最早是2月份,一个叫罗伯特·阿姆斯特朗的专栏作家扔出这个说法,点明特朗普爱在关税上摆出狠劲儿,对手一顶回去,他就悄没声儿地松口。 比如今年4月到5月那阵子,中美关税对垒打得火热,特朗普先是扬言加到天上去,结果没几天,美国贸易代表就放风要谈和。外媒嘲笑他反复无常,股市跟着晃荡,投资者们一看行情不对,就赌他又要TACO,买低卖高赚一笔。 这不奇怪,特朗普第一任期就这样,2018年对华加关税,2019年又谈协议,2020年签了第一阶段协议,转头又改条款捞好处。 现在第二任期刚上手,旧毛病又犯了。 这回事儿得从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说起。稀土这玩意儿,中国占全球九成供应,美国高科技、国防全靠它,电动车电池、导弹、芯片啥的都离不开。2025年上半年,美国继续技术封锁,中国商务部就出手了。10月9日,公告61号落地,最严稀土和永磁体出口管制,要求海外企业拿中国政府批文才能出货,覆盖锂电池设备、石墨阳极材料和技术。 这不是头一回了,2023年和2024年中国针对美国芯片禁令回击过,但这次直指国防供应链,禁了外国军用稀土出口。 目的简单,护自家资源,稳供应链,顺带回应美国关税堆积。股市立马反应,稀土股暴涨,美国国防股却往下掉,通用汽车底特律厂减产,工人闲着。 特朗普一看不对劲,10月10日清早就在玫瑰园发飙,宣布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加100%关税,除非中国撤稀土限制。 这威胁来得猛,覆盖电子元件、电池啥的,道琼斯当天跌2.3%,大豆期货乱窜,农场主急眼。 他当晚在Truth Social连发三帖,骂中国卡脖子。 市场分析师一看,又是TACO节奏,5月对欧盟汽车税不也威胁25%后延期了? 果然,没几天,10月14日,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出面,说已向中国提出讨论出口管制的邀请,希望对话化解。 格里尔在发布会强调截止日期紧,暗示白宫评估损失后想谈。 这信号明摆着,美国扛不住了,关税本是为逼协议,结果中国经济体量大,制造业强,美国自己先疼,通胀上1.5%,消费者买家电多掏7%。 中国这边呢?外交部大楼收到请求,显示已读,但没回音。商务部发言人重申,管制合法,针对军用出口,欢迎正常贸易。 为啥不搭理?特朗普信誉差呗。第一任期签协议,转头违约,2025年上台就针对中国船舶加限制,洛杉矶港延误货轮。 今年8月12日,他签令延长关税休战90天,到11月10日,结果10月10日威胁提前破约。 中国企业早有准备,半年内本土化采购,深圳电池厂效率提20%,实验室调试提取机,产量稳升。 过去对抗中,中国从不先服软,2019年5月美国加25%税,中国反击后白宫先放对话风,中国外交部还辟谣美方假消息。 现在情况类似,美国急需协议,不然关税挣不着,还害自家贸易;中国底气足,谈得互信为基础。 长远看,这事儿考验耐力。特朗普的冲动让信誉掉底,协议风险大,中国坚持节奏,推动内需自立。稀土管制不松,美国国防链断,电动车产业卡壳。 7月30日,他停低值免税,8月29日生效,小包裹税加重。 4月2日,解放日关税对非制裁国加10%。 中国不急,6月框架协议本该缓管制,但特朗普10月炸雷。 贸易战没赢家,美国农户、海鲜出口跌18%,中国出口商疼但有招。 特朗普继续挥拳,私下疲态显,摩擦痕迹留到明年。这轮博弈,美国求和落空,暴露底牌,中国稳住阵脚,逻辑就是这么直白:没诚意,谈个啥?说到底,特朗普的TACO不是新鲜事儿,但这次中国不买账,底气从哪来?积累啊。过去几年,美国关税层层加,中国反制精准,制造业升级快,本土替代走在前头。
别的都先放下不谈了,特朗普现在对中国只有一个要求,中国:拒绝最近,特朗普又出
【28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