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方面没想到,自作聪明“接管”了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不过中方只用了3天时间,就打出了反制措施,禁止这家中企从中国出口芯片,而且很有效果,此举也让欧美客户坐不住了。 说起安世半导体这事儿,得先捋捋它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安世全称Nexperia,是全球功率半导体领域的扛把子,尤其在汽车芯片上特别牛。它的功率器件到处用得上,从德国大众的车载系统到美国特斯拉的电控模块,都离不开这家公司的货。简单讲,欧美车企搞新能源车,安世的芯片就是那根绕不过去的筋。2019年,中国闻泰科技通过并购拿下安世的大头控制权,张学政出任CEO,把公司带得风生水起,年营收好几十亿欧元。安世总部在荷兰奈梅亨,但核心研发和供应链大半在中国,广东那边有个大厂,占地8.6万平米,负责晶圆加工和封装,产能占公司七成以上。这布局听着就聪明,全球化分工,成本低效率高,谁知道会戳到某些人的痛点。 荷兰政府这回动手,时间点选在2025年9月30日,直接动用《商品供应法》,说安世内部有严重治理缺陷,威胁荷兰和欧洲的经济安全。啥叫治理缺陷?官方文件里没细说,但从法院曝光的材料看,美国早几个月就施压了。白宫那边直球要求荷兰换掉中国籍CEO,说是国家安全考虑。荷兰一口咬定没第三方因素,可这借口谁信啊?说白了,就是怕中国企业掌控关键技术,影响供应链自主性。结果呢,荷兰冻结安世资产和知识产权一年,禁止任何调整,包括股权转让和人员变动。张学政的非执行董事职务直接暂停,公司管理权落到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手里。安世赶紧发公告,确认这些变动,还得配合政府任命的临时负责人。这操作听着像接管,实际就是剥夺中方控制权,等于把一家中资控股的企业硬生生拽到自己阵营。 中方反应快得像按了加速键。10月2日,商务部就下手了,3天内出公告,对安世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其中国子公司和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重点锁定的就是那些功率半导体产品,直接卡住从中国厂区往外流的货。这招精准得很,安世欧洲和美国市场的芯片供应立马中断,因为中国产能是命根子。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会上直言,这违反市场原则,中方坚决反对,还点名美国施压荷兰。商务部公告里强调,这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必要措施,不针对第三方,但效果摆在那儿。安世官网上自己承认,管制会打乱从中国到海外的物流,短期内没法补上缺口。想想看,安世年产上亿颗芯片,好多是汽车用的,这下子供应链链条一断,影响波及全球。 这事儿最直接的受害者是欧美客户,他们坐不住了。德国宝马第一时间跳出来,说供应商网络受冲击,下季度电动车交付可能延误。慕尼黑的工程师们已经在盘库存,生怕断货。欧盟汽车协会也急眼了,在布鲁塞尔发声,呼吁紧急对话,怕芯片短缺拖累整个行业。美国那边,电子巨头们更慌,长期合同还没到期,生产线一停,每天损失上百万美元。底特律的汽车厂本就芯片荒荒荒,这回又添堵。彭博社报道说,宝马、通用这些大厂的采购部门乱成一锅粥,赶紧找备胎供应商,可功率半导体这块儿,安世是隐形冠军,短期内哪那么容易替换。荷兰本地企业也叫苦,ASML那边的光刻机供应链本来就和中国市场绑得紧,这波操作等于自己给自己挖坑。媒体上到处是分析,欧洲车企库存撑不过几个月,新车上市计划全乱套。 这不光是中荷两国的摩擦,更是中美科技战的延伸。美国总爱喊脱钩,可真刀真枪干起来,先疼的是盟友。法庭文件显示,美国商务部六月就下指令,逼荷兰动手,理由全是国家安全幌子。荷兰为了抱大腿,牺牲自家企业利益,冻结资产后,安世股价应声跌,投资者信心直线掉。欧盟层面,这事儿敲响警钟,半导体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单边主义操作只会让大家更难受。中国这边,产业链完整,消费市场最大,反制手段多的是,既不违规,又直击要害。商务部的管制就是例子,针对特定产品,不扩大化,但够狠。全球供应链本就脆弱,这波闹腾,让企业们看清政治风险,以后签合同得加更多条款。 欧盟反应有意思,一方面谴责中国管制,另一方面自家车企游说政府赶紧谈。德国经济部长公开表态,希望中荷早日化解,避免更大损失。法国和意大利的汽车协会也跟进,强调稳定供应是头等大事。美国那边,国会山上又有声音,批评荷兰太软,但企业界低调多了,谁都不想生产线停摆。彭博社分析,这事儿可能推高全球芯片价格,新能源车转型更贵。长远看,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会加速提升,政策倾斜本土企业,减少对海外依赖。荷兰呢?ASML的稀土和光刻胶供应链得警惕,万一中方回手,生产线也得抖三抖。 总的来说,荷兰这自作聪明的一接管,换来的是自家后院起火。中国3天反制,不仅护住了企业,还让对手尝到甜头。欧美客户急吼吼的模样,说明产业链割不断,脱钩喊得响,做起来疼。
荷兰方面没想到,自作聪明“接管”了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不过中方只用了3天时间,就
文史啊旺
2025-10-17 14:51:56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