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荷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一个“典型案例”,来向全世界宣告一条新铁律:在美国对华的科技战中,没有“中立”,只有“帮凶”,而所有“帮凶”,都将付出比美国更惨痛的代价。 荷兰这场不计后果的豪赌,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输局,因为它搞错了赌注的分量,也低估了被当成“典型”的代价。 靠着ASML在光刻机领域的独家话语权,荷兰本握着中美之间最舒服的平衡杆,中国市场是ASML的真金白银来源,2024年中国市场贡献了其41%的营收,金额高达140亿欧元,这比美国和韩国加起来的份额还多,2025年三季度这个比例还维持在42%,妥妥的营收支柱。 可它偏要把这根平衡杆折了,跟着美国的节奏起舞,硬生生把赚钱的生意做成了政治博弈的筹码。 2023年就是荷兰转向的关键节点,先是6月出台管制条例,要求ASML的先进浸润式DUV系统出口必须拿许可证,到了9月干脆扩大范围,直接把EUV光刻机和大部分DUV机型都列入禁售名单,最后只敢用些老旧设备敷衍中国市场。 这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端起碗吃饭,放下碗砸锅”,一边靠着中国市场的利润养活ASML的研发团队,一边又配合美国堵死中国获取先进设备的路。 更讽刺的是,ASML自己都承认中国需求强劲,首席财务官戴厚杰在财报会上直言,中国企业的提前备货都是为了对冲断供风险,可荷兰政府偏要装作看不见这份依赖。 如果说禁售光刻机还只是“砸碗”,那对安世半导体的操作就是彻底撕破了“自由贸易”的假面,这家被中国闻泰科技收购后重获新生的全球功率半导体龙头,每年给荷兰贡献1.3亿欧元税收,养着数千欧洲员工,其车规级芯片更是占全球供应的20%,直接关系到博世、大陆集团这些欧洲车企的生产线。 可荷兰政府在美国2025年9月升级出口管制规则后,第二天就动手了,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架空中方股东,换掉中国籍CEO,剥夺所有实质控制权,活脱脱一副“强盗”做派,连法院开庭都等不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在给美国“打辅助”,美国官员早在6月就明确要求荷兰更换安世的中方管理层。 但荷兰显然没算明白产业链的账,安世70%的产能都在中国,中国反手就亮出禁令,暂停其在华生产线的出口,这一下直接掐断了货源。 欧洲车企立刻慌了神,毕竟少一个基础芯片,整车都下不了线,宝马、大众的生产线眼看就要停摆,汽车制造商协会连夜给荷兰政府施压。 更狠的是稀土这张牌,中国新增五种稀土元素的出口管制,而ASML的光刻机精密磁控系统全靠这些材料,没有中国稀土,再先进的设备也只是一堆废铁,这招直接卡住了荷兰核心产业的脖子。 ASML的财报已经开始暴露恶果,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环比下降12.55%,新增订单暴跌44.47%,虽然高管还嘴硬说中国造先进EUV需要很多年,但谁都清楚,中国科大已经搞出了无掩膜深紫外光刻系统,中芯国际也在测试国产DUV设备,荷兰禁售反而加速了中国的自主替代。 更尴尬的是,欧盟虽然搞了1450亿欧元的半导体计划,可欧洲目前的市场份额才10%,根本补不上中国市场的缺口 美国自己有英特尔撑着,荷兰却只有ASML一棵摇钱树,一旦这棵树因为失去中国市场枯萎,荷兰的科技地位也就塌了。 ASML CEO富凯自己都忍不住吐槽,美国的限制已经从国家安全变成了经济动机,荷兰经济大臣也跑去华盛顿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可木已成舟。 中国之所以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就是要拿荷兰当这个“典型案例”,你看,这个握着垄断优势的国家,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非要当美国的帮凶,结果不仅丢了市场,还被产业链反制得进退两难。 这比美国付出的代价惨多了,美国至少还有本土产业托底,荷兰却是把本国核心产业的未来当成了赌注,最后输得底裤都快没了。 这场博弈已经给全世界立了规矩:在中美科技战里,别想着当骑墙派,更别做帮凶,否则荷兰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对于荷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19 21:35: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