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锐聪找到了![撒花][撒花] 被抢18年后与母团聚 2025年10月,东莞寮步镇上底村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被人贩子抢走18年的叶锐聪,通过DNA比对成功寻回。 认亲现场,亲生母亲邓惠东紧紧抱住身高1米83的儿子,泪水浸湿了衣襟——这一天,她等了整整6570天。与网传“养父母善意收养”不同,邓惠东明确表示:“没有所谓养父母,只有非法收买我儿子的人。” 2007年的一天,邓惠东带着9个月大的叶锐聪在自家门口玩耍,转身取东西的瞬间,一辆面包车突然停下,一名陌生男子抢走孩子后疾驰而去。 报警后,警方调取了周边监控,但当时农村监控覆盖率低,仅拍到面包车模糊的车牌号。邓惠东没有放弃,她打印了上万份寻人启事,贴遍东莞的大街小巷,甚至跑到周边城市的火车站、汽车站,逢人就问“有没有见过这个孩子”。 家里的积蓄很快花光,她就一边打零工一边寻子,把孩子的照片放在口袋里,一有空就拿出来看。 寻子过程中,邓惠东遭遇过骗局,有骗子谎称知道孩子下落,骗走她辛苦攒下的几千块钱;也遇到过同样寻子的家长,大家互相打气,组成寻子联盟。 最艰难的时候,邓惠东患上癌症,化疗期间呕吐不止,却依然坚持参加寻子公益活动,她说:“我不能倒下,我倒下了,孩子回来就找不到妈妈了。”这份执念,成了她对抗病魔的最大动力。 2025年,“宝贝回家”公益组织与警方合作开展寻亲专项行动,邓惠东早年采集的DNA信息被纳入最新比对系统。 10月初,警方传来好消息:在东莞某高校就读的叶锐聪,其DNA与邓惠东夫妇完全匹配。原来,叶锐聪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直到学校组织的公益采血活动中,他主动参与采血,意外开启了寻亲之路。 认亲前,邓惠东既激动又忐忑,她特意穿上新买的衣服,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还准备了儿子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 当叶锐聪出现在门口时,邓惠东一眼就认出了他——儿子的眉眼和自己年轻时一模一样,尤其是和弟弟长得格外相似。“我的儿啊!”邓惠东哽咽着扑上前,叶锐聪也红了眼眶,紧紧回抱母亲。 据叶锐聪讲述,他从小在一个陌生家庭长大,对方从未告知他的身世,他一直觉得自己和“家人”之间缺少某种联结。 为了赚取学费,他假期会去打零工,吃了不少苦。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他既震惊又难过,但更多的是对亲生父母的愧疚:“我不知道他们为了找我受了这么多罪,以后我要好好孝敬他们。” 网上曾流传“叶锐聪被养父母善意收养”的说法,这是对事件性质的严重误解。邓惠东在接受腾讯新闻采访时明确表示:“对方就是非法收买我儿子的人,根本不是什么养父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截至2025年10月20日,东莞警方尚未发布该案件的详细通报,但已确认叶锐聪系被人贩子拐卖后被收买,不存在“遗弃后合法收养”的情况。 还有传言称“叶锐聪对买家有感情,会两边尽孝”,这也是不实信息。认亲后叶锐聪明确表示会回归亲生家庭,他对亲生父母18年的寻子经历深感心疼,目前正配合警方调查当年的拐卖细节。 邓惠东也表示:“我理解孩子的复杂心情,但拐卖儿童是犯罪行为,不能被美化,希望大家尊重事实。” 叶锐聪的经历并非个例,我国每年仍有不少儿童被拐卖,每个被拐儿童的背后,都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与孙海洋寻回孙卓的案例类似,邓惠东的寻子之路也充满了艰辛,他们都经历了多年的奔波、痛苦和坚持,靠着对孩子的爱支撑下来。 这些案例都印证了一个事实:拐卖儿童不仅会给家庭带来毁灭性打击,也会给被拐儿童的成长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DNA技术的发展和“宝贝回家”等公益组织的努力,越来越多被拐儿童得以与家人团聚。叶锐聪的成功寻回,也得益于学校组织的公益采血活动——这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反拐工作贡献力量,一次主动的采血、一次信息的转发,都可能帮助一个家庭重获团圆。 同时,我们也应警惕对拐卖事件的“温情化”解读。此前有文章美化收买者的“抚养行为”,忽视其犯罪本质,这不仅是对被拐儿童家庭的二次伤害,也会误导公众对拐卖犯罪的认知。只有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拐卖和收买行为,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此类犯罪的发生。 2025年10月19日,邓惠东为叶锐聪举办了认亲答谢宴,邀请了帮助过他们的警方和公益组织人员。宴会上,邓惠东举着酒杯哽咽着说:“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我的儿子回家了,这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一天。” 邓惠东18年的寻子历程告诉我们,母爱可以跨越时间和苦难,而法律的严惩、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关注,才是让更多家庭团聚的坚实保障。 愿叶锐聪能尽快走出身世的阴影,在亲生父母的陪伴下开启新的人生;也愿所有被拐儿童都能早日回家,愿拐卖犯罪彻底消失,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团圆的幸福。 参考资料:光明网——《“大喇叭” 一家团圆!在姐姐怀里被抢走 18 年的叶锐聪找到了》
叶锐聪找到了![撒花][撒花] 被抢18年后与母团聚 2025年10月,东莞寮步
红楼背疏影
2025-10-20 10:13: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