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要求乌军总司令希尔斯基坚决守住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在俄美两国总统于布达佩斯会晤之前,绝不能让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米尔诺格勒(季米特洛夫)落在俄军手中。暂定期限为两周,但可能更长。 希尔斯基拿到命令时眉头都皱成了疙瘩。他比谁都清楚波克罗夫斯克那地方的底细,早就被炮火炸成了“弹坑坟场”,想守住就得把血本往里砸。 没办法,总统放了“不惜一切代价”的话,他只能硬着头皮调兵。从扎波罗热前线抽走的第115机械化旅刚在罗伯蒂涅打了半个月拉锯,还没来得及休整就被塞进运输车往东北赶。 赫尔松方向的炮兵单位也被薅了羊毛,那些刚部署到位的“海马斯”火箭炮连弹药都没卸全,就跟着车队往顿巴斯跑。希尔斯基看着调动清单直叹气,这些都是前线攥紧的拳头,现在全往波克罗夫斯克堆。 乌军士兵们心里更犯嘀咕。第115旅的上等兵沃洛季米尔在车里刷着战友发来的消息,扎波罗热防线刚补的缺口因为他们撤走,已经被俄军侦察兵摸了好几次。 波克罗夫斯克的防御工事确实在加急抢修,但俄军的炮火就没停过。工兵连的连长彼得罗夫蹲在战壕里骂娘,刚搭好的混凝土碉堡,不到半小时就被俄军“口径”导弹掀了顶。 泽连斯基的政治算盘打得噼啪响,可战场不看政治脸面。希尔斯基抽调兵力的动作刚落地,俄军情报部门就嗅出了味道。顿涅茨克方向的俄军第8集团军立马调整部署,把原本牵制乌军的佯攻变成了真刀真枪的突击。 红利曼以北的乌军防线最先出问题。原本驻守这里的第72机械化旅被抽走两个营,剩下的兵力根本填不满防线缺口。俄军坦克集群借着夜色发起冲锋,凌晨四点就撕开了一道两公里宽的口子。 乌军前线指挥官急得直跳脚,连连向希尔斯基请求援兵,可司令部回复只有一句话:“优先保障波克罗夫斯克。” 那些被派去守弹坑的部队,此刻成了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摆设。 波克罗夫斯克这边的伤亡数字也在往上跳。俄军用无人机摸清了乌军新增防线的部署,每天上百架次的空袭精准砸在阵地里。第115旅刚到的第一天,就有三十多名士兵没熬过俄军的炮火覆盖。 俄军那边可乐坏了,本来还在愁怎么找乌军防线的突破口,泽连斯基直接帮他们扯开了口子。哈尔科夫方向的俄军第98空降师趁机发起猛攻,把乌军的防线往后逼了五公里,还缴获了不少没来得及撤走的装备。 希尔斯基看着地图上不断变红的区域,急得满嘴燎泡。他试着向泽连斯基解释战场态势,可电话那头只有一句“必须守住”。政治需求压得军事逻辑喘不过气,这仗打得越来越拧巴。 更要命的是后勤补给。大量部队往波克罗夫斯克集中,导致弹药和食品运输线路变得拥挤不堪。俄军还盯上了这些补给车队,每天都有运输卡车被无人机炸毁在半路。 第72旅的士兵们已经开始省着吃压缩饼干,他们看着远处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硝烟,心里满是不解。明明其他地方能打胜仗,为啥非要把兵力堆在那个守不住的弹坑里? 泽连斯基在基辅的办公室里盯着战报,他需要波克罗夫斯克撑到会晤那天,哪怕代价是其他战线的溃败。这种孤注一掷的政治豪赌,把乌军拖进了更危险的境地。 希尔斯基现在最怕接到前线的电话,每一个电话都可能带来防线崩溃的消息。他知道再这么耗下去,不光波克罗夫斯克保不住,整个顿巴斯前线都可能崩盘。 俄军的推进速度越来越快,他们已经摸清了乌军兵力空虚的套路,专门盯着那些被抽走部队的防线打。红利曼方向的缺口已经扩大到五公里,再往前就是乌军的后勤枢纽。 波克罗夫斯克的乌军还在死扛,可士兵们的士气已经低到了极点。他们看着身边不断倒下的战友,看着其他战线溃败的消息,越来越明白自己成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泽连斯基可能还在期待布达佩斯会晤上的高光时刻,但战场的现实已经摆在这里。用牺牲其他战线换來的政治筹码,终究撑不起脆弱的防线。希尔斯基手里的兵越打越少,这场“不惜一切代价”的防守战,眼看就要变成一场无法收拾的溃败。
泽连斯基:是维特科夫向普京提出了将顿巴斯割让给普京的想法乌克兰总统透露,正
【1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