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Pro系列,对小米手机的意义可能类似于SU7说人话就是:“性价比用户拜拜

法正观汽车啦 2025-10-21 18:18:41

小米17Pro系列,对小米手机的意义可能类似于SU7

说人话就是:“性价比用户拜拜了您呐,我去伺候需要情绪价值的用户了”

小米17全系列跟SU7一样,并不是同期配置最高、性价比最高的产品;甚至小米17Pro因为上了背屏,牺牲了电池容量和影像系统

我当时看到产品并了解参数之后,也觉得最好卖的是17标准版(7000毫安时的大电池),然后是17Pro Max

但是万万没想到——市场对于17标准版压根不买让,反而两款Pro卖爆了,特别是ProMax卖到断货了……

原因嘛,很简单:这一次小米17系列的主力购买人群是线下,而不是线上

一旦到了线下,小米17标准版的优势完全显现不出来,尤其是女性用户,谁管你用什么处理器,谁管你有多大电池?

你这个标准版长得毫无特点,为什么要买你?

反而是Pro,本来工业设计跟iPhone17Pro系列就引发了大量话题,然后小米又改名引爆了一波流量,最后又用背屏这样一个个性化的配置留住了用户,尤其是开辟了大量从来没有过的女性用户群体

所以这两款直接卖爆了

但问题是上面那一大段话,充斥着非常非常多的问题,甚至友商都看懵逼了,咱们一个个来解析

●长得像

在工业设计上跟iPhone17Pro系列的关系,网上有大量的讨论,反对者认为小米就是抄,支持者认为小米在11Ultra那一代就用过,所以反而是苹果在抄

这些问题重要吗?也许在争论的双方看起来很重要,但是在线下消费者看来,那就是个屁

因为人一旦上网进入舆论漩涡之后,总是喜欢抢占道德制高点,来做卫道士;然而你人在线下的时候,只会安静如鸡

线下消费者并不觉得工业设计是个问题,甚至这种工业设计会降低他们的接受门槛

●改名

不得不说,小米这次改名还是很成功的

这次改名从网友们的道德感上来说,毫无疑问是处于下风,原因有很多,各位都已经阐述的很充分了

但是为什么从商业上来看,改名很成功呢?

首先的确是蹭到了苹果新品的流量,但是有一点超出了网友们的预期

小米并不是混淆在苹果流量里面,企图浑水摸鱼;而是基于汽车业务带来了暴增的品牌价值之后,实际上逼迫用户进行对比和选择

说实话,除了咱们这些关注数码的网友之外,普通人对于手机型号完全是一头雾水,比如这一代X300、X9、Magic8……

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些手机型号是几几年发布的

但是小米改名17之后,传达出来的信息就很明确——“我跟iPhone都是最新一代的”,事实上降低了大量的理解门槛,消除了决策成本

非常不体面,但是非常有用

●背屏

经过前面两个步骤之后,小米17Pro系列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成功,因为这只是消除了各种理解的门槛,你到底如何让用户下单呢?

答案就是这一次的背部屏幕

你要说他有多少实用价值,我觉得便利贴勉强算一个,但是真的不多

最冲击消费者的还是各种萌宠互动,各种自拍和图片展示

所以完整的消费流程是——

“利用工业设计的争议,以及小米的品牌吸引力,诱导用户进店;然后再用名字降低理解和决策门槛,强制用户跟iPhone进行对比;最后使用背屏功能,一击锁定购买决策”

尤其是女性用户,又是夸夸下单,这是小米手机以前从来没有吸引到的群体

那问题就来了[笑cry]本人曾经完整经历过老东家PRO 7的惨败

为什么同样都是在实用性上毫无卵用的背屏,一个失败的差点让整个公司当裤子,另外一个却成了小米冲上更高端品牌的助推器?

我这里事后诸葛亮,想了几个马后炮的理由:

1.行业竞争态势不同

魅族PRO7出现的时候,整个手机行业的技术革新远远没有停止,每年依然有大量的新技术涌现

但是老东家在定义这款产品的时候,无论是性能续航,功耗发热……相比于同类产品都是落后的状态

一个全方位短板的产品,想靠一个背后屏幕的差异点,硬打高端的价格,最后必然是惨遭失败

但是小米17Pro出现的时候,整个手机行业的技术革新正好到了一个暂时的停滞点

台积电2纳米工艺还没有准备好,高通和MTK的最新款芯片相比较去年的产品,在用户实际感知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手机的快充屏幕等各方面也走到了天花板,电池容量虽然这两年有突飞猛进的变化,使得小米17Pro的确存在续航的相对短板,但是小米这次还出了个超大号的Pro Max,利用大机身堆大电池,解决了这个问题

说人话就是——没有背屏的话,小米17Pro系列相比于竞品也没什么差异点,没有差异就说明没有优势也没有劣势;但是有了这个东西,他明显跟安卓其他家就不是一个赛道的了

2.品牌价值不同

老东家干PRO7的时候,就没什么品牌价值;之前几年的崛起,全部都是靠线上用户,玩的是性价比,玩的是网络舆论

所以干这个偏线下机型的时候,根本没有基本盘,线下用户压根就不认魅族

但是小米干17Pro的时候,品牌价值已经起来了,而且在汽车业务的增幅下,不是一般的强,是强的恐怖!

不相信你去查一下小米开发布会的时候,各种互联网舆论指数;然后横向对比一下手机和汽车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那都不是按百分比来领先,而是按照倍数来领先!

同时,小米汽车率先尝试了情绪价值的作战路线,已经吸引到了大量的女性用户和高价值用户

这一部分基本盘先买了二三十万的车,再买个几千块钱的手机,算事儿吗?

3.技术所导致的表现力不同

当然最后还要回归到产品上,老东家做背面屏幕的时候受限于技术,只能是一小块,还只能是方块型,而且各种显示素质也不高

所以铁定没有任何实用价值,情绪价值这一块也只能起最基本的装饰作用,放个表盘什么的

实际上小米11Ultra同样也是如此,显示面积小,而且素质不太高(毕竟就是个手环的屏幕)

但是到了小米17Pro这一代,背面屏幕的显示面积大幅度提升,显示素质也直接看齐主屏幕;而且得益于国内折叠屏供应链的大发展,挖孔式的背面屏幕,在美观度上做到了与整机工业设计极好的结合

澎湃OS也及时在软件上跟进,做出了各种萌宠互动的功能,最终引爆了情绪价值

0 阅读:0
法正观汽车啦

法正观汽车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