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这事得从2016年说起,当时陈正坤从台湾联电跳槽到福建晋华,外界没太当回事,毕竟芯片圈人才流动稀松平常。可没人想到,这位手握DRAM核心技术的大佬,前半辈子在力晶、瑞晶、美光台湾分公司一路做到总裁,早就成了美国芯片巨头眼里的“关键人物”,他的这次转身,直接戳中了美光的神经。 2017年2月,陈正坤刚坐上晋华总经理的位置,美光就迫不及待在美国加州起诉了晋华和联电,一口咬定陈正坤带着他们的商业机密“叛逃”了。没想到晋华压根没怂,第二年就在福州法院反诉美光专利侵权,还真打赢了,法院当场给美光部分产品下了临时禁售令。吃了亏的美光不甘心,干脆搬来了更硬的靠山。 2018年11月,美国司法部直接下场,把民事纠纷升格成刑事案,抛出“经济间谍罪”的重磅罪名,扬言要判十年以上监禁。更狠的是当年10月,美国商务部先一步把晋华列入“实体清单”,这一下等于断了晋华的活路——泛林、应用材料这些美国设备商的工程师连夜撤离,已经装好的机器没人调试,直接成了一堆废铁,晋华的量产计划当场夭折。 等到2020年6月,美国旧金山法院索性发出全球通缉令,把陈正坤和他三位同事推上了“全球通缉犯”的名单。这时候联电倒是先扛不住了,当年10月就跟美方和解,交了6000万美元罚款,换来了重罪指控撤销,等于跟陈正坤和晋华划清了界限。 但晋华和陈正坤没低头,硬是跟美国耗了好几年。庭审时才发现,美光指控的“机密”里,居然有六成以上在陈正坤入职晋华前就是公开信息,所谓的“窃取”根本站不住脚。更讽刺的是,美光自己早年还因侵犯联电专利赔过钱,这波指控纯属“五十步笑百步”。 转机出现在2023年12月,耗了六年的美光突然跟晋华达成全球和解,双方撤掉了所有诉讼。两个月后,美国法院终于松口,裁定晋华无罪,那些闹得沸沸扬扬的刑事指控全成了泡影,针对陈正坤的通缉令自然也跟着失效了。 不过这事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在这:晋华虽然在法庭上洗清了冤屈,至今还躺在美国的“实体清单”上。美国这波操作算是把“双重标准”玩明白了——司法上赢了没用,只要他们觉得你威胁到“霸权”,行政制裁该加还得加。 但他们没算到,这封锁反倒成了催化剂。被卡脖子的晋华没垮,2022年硬是搞出了完全自主研发的25纳米内存芯片,良品率高达92%,跟美光的水平差不了多少。而陈正坤本人,在通缉令撤销后就淡出了风口浪尖,低调得很,据说还在默默给国内芯片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更有意思的是,当初喊着要“绞杀”晋华的美光,后来反倒高调宣布要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一场旨在扼杀对手的围剿,最后变成了向对手市场下注,这脸打得也是够响的。 说到底,美国这波操作算是把底裤都露出来了——所谓的“商业机密”“间谍罪”都是借口,真正怕的是中国芯片人搞自主研发。可陈正坤和晋华用事实证明,工程师的智慧和坚持,从来不是通缉令能吓退的。 现在陈正坤早摘了“通缉犯”的帽子,晋华也靠着自主技术站了起来,美国这出闹剧,最后只落得个自讨没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