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特朗普痛骂后,美商务部长掀桌子:退出与中方在马来西亚的谈判。 这事本质是美国内部先乱了阵脚——把经贸谈判当成给选民看的政治戏,最后圆不下去只能撂挑子,连基本的合作诚意都抛到了脑后。 最近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退出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经贸谈判,这事看着是中美谈判出了岔子,其实根子在美国自己内部先乱了套,说白了就是把正经的经贸合作当成给选民看的表演,最后演不下去只能撂挑子,连最基本的合作诚意都不管了。 先说说这事的来龙去脉。本来特朗普是有自己的算盘的,想在 APEC 峰会前跟中国缓和一下关系,好为美国争取点外交空间,还打算在对华关税上做些让步,换中国在大豆采购和稀土管制上松口。可他手下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偏偏不按剧本走,瞒着总统和其他部门,自己搞了个 “50% 规则”,规定只要产品里一半以上的零件或技术来自中国,就得纳入管制范围。 这事直接打了特朗普的脸,刚在马德里谈好的缓和共识全白费了,中国立马就出了反制措施,强化稀土出口管制。 稀土这东西美国可离不了,全球 70% 的产能都在中国手里,美国的军工和新能源产业全靠它供血,其他国家就算有稀土矿,也没加工技术,根本顶不上用。中国一管制,美国相关产业立马慌了神,特朗普精心设计的缓和计划全泡汤了。 气得他在高层会议上对着卢特尼克拍桌子骂 “蠢货”,说他擅自挑衅中国,打乱了全盘布局,三十多号参会的人都看着,场面特别难看。 这还不算完,没过几天,美国财长就确认卢特尼克不会去吉隆坡参加中美谈判了,等于直接把他踢出了谈判队伍。 这事看着是特朗普和卢特尼克的个人矛盾,其实暴露了美国政府内部早就乱成一锅粥了。财政部那边一直想务实谈判,知道美国对华高关税已经把国内通胀推到了 5.2%,老百姓生活成本涨了不少,企业也扛不住成本压力,盼着赶紧和中国谈妥缓解经济压力。 可商务部长这些鹰派偏偏要硬来,一门心思搞制裁,根本不管国内经济的死活。 这种分歧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美国财长还在私人晚宴上因为内部告状的事,差点动手揍人,可见他们内部矛盾有多深。 更关键的是,这一切背后全是政治算计,跟真正的经贸合作没多大关系。美国马上要面临选举,对华政策早成了政客们拉选票的工具。特朗普前几天还威胁要加征 100% 的关税,没过 9 天就改口要让步,变来变去全看选民脸色。 民调显示,57% 的美国人都反对关税,73% 的人知道关税会让物价上涨,连不少共和党人都不支持这套政策。 政客们一边要在选民面前装出对华强硬的样子,好拉选票,一边又得偷偷找中国谈,希望能解决稀土供应、大豆出口这些实际问题,这种自相矛盾的事根本没法长久。 卢特尼克搞出的管制措施,说白了就是演给选民看的 “强硬戏码”,可他没算到中国会这么快反制,更没料到特朗普那边已经偷偷准备让步了。等戏演砸了,美国内部先吵了起来,特朗普骂完之后,卢特尼克只能退出谈判,等于用这种方式给内部矛盾找了个台阶下。 可这么一闹,正经的谈判也受了影响,本来中美已经在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合作这些议题上形成了初步共识,就等着进一步落实,结果因为美国自己的政治闹剧,好好的合作机会被搅黄了。 最让人看不下去的是美国这种拿经贸当戏的态度。中方一直很有诚意,商务部长王文涛早就说了反对 “脱钩断链”,愿意平等协商,谈判代表李成钢也一直在积极推进共识。 可美国这边一会威胁要限制软件出口,一会又求着中国买大豆、松稀土管制,根本不是真心想解决问题,只是想把谈判当成竞选的道具。等到内部意见吵不到一块,戏圆不下去了,就干脆掀桌子退出,连最基本的合作诚意都抛到了脑后。 其实美国老百姓早就看清了这套把戏,64% 的选民都觉得政府光盯着关税,根本没好好管物价上涨的事,近六成的人都知道关税会损害美国经济。 可政客们眼里只有选票,根本不管普通民众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这种把经贸合作政治化的做法,最后只会让美国自己吃亏,既解决不了国内的通胀问题,也会失去和中国合作的机会,毕竟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的道理,明眼人都看得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