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台湾媒体人许信良公开表示,要是大陆统一台湾,绝大多数的台湾人都不会服气,

千浅挽星星 2025-10-29 22:17:47

[微风]台湾媒体人许信良公开表示,要是大陆统一台湾,绝大多数的台湾人都不会服气,更别提治理了。   从经济层面看,两岸早已深度捆绑融合,2023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达805.5亿美元,这笔收入是支撑台湾整体贸易盈余的关键。   同时,超百万台湾同胞前往大陆工作生活,其个人发展轨迹与大陆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这种经济上的高度依存,本应成为拉近两岸心理距离的纽带。   但在身份认同层面,疏离感却较为明显,有说法提及一份民调预测,到2025年高达86.7%的受访者对统一持保留态度。   心态的形成,与民进党当局长期推动“去中国化”教育密切相关——该教育在年轻一代心中造成了国家认同的模糊,成为阻碍身份认同凝聚的重要因素。   两岸对“统一”一词的解读差异,进一步加剧了认知隔阂,在大陆语境中,统一首先是主权回归的民族大义,蕴含着“家人团圆”的情感诉求,其正当性不容置疑。   同时,大陆也描绘了具体的民生愿景,如两岸高铁联通、医保通用等共享发展红利的设想,历史上的“叶九条”“邓六条”也曾提出允许台湾保留军队等高度自治安排。   而在台湾部分民众的认知中,这些善意常被“大陆威胁论”遮蔽,他们担忧两岸制度差异会导致现有生活方式改变,美国等外部势力的对台军售,则为这种抗拒心理提供了虚幻支撑。   弥合这道鸿沟,需要大陆以持续善意与实际行动构建信任,香港与澳门的“一国两制”实践,为两岸统一后的治理提供了可参考的先例。   在具体举措上,江西、北京等地已出台保障台胞权益的地方法规,将对台胞的承诺转化为法律保障;国台办也指出,支持统一的比例正在上升,这表明大陆的实力与诚意正逐步穿透信息壁垒。   从本质上看,统一后的走向最终取决于台湾民众的个体抉择,对于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同胞,统一意味着共享民族复兴的荣光;而对于不认同中国身份的人,统一后在台湾生活也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许信良所言的“不服气”,本质上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阶段性现象,当经济融合不断深化为文化共鸣与身份认同,当“统一”从令人恐惧的未知转变为共享荣光的未来,两岸之间的心理距离必将逐步跨越。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历史必然,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这一进程中虽有挑战,但人心归向、大势所趋,终将达成民族团圆的目标。 信源:凤凰网 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谈两岸关系:大胆西进,建设台湾

0 阅读:9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