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事的父亲查出肺癌晚期,家里决定不治了。这事是同事做的决定,她是家中老大。 其实没人知道,做这个决定前她在医院走廊蹲了整整一夜。医生把她叫到办公室,摊开 CT 片说,老人肺里的肿瘤已经扩散到肋骨,化疗最多能延长三个月,但副作用会让他吃不下饭、连呼吸都疼。她攥着口袋里父亲上周刚给她装的炒花生,指甲掐进掌心,没掉一滴泪,只问医生:“要是不化疗,有没有办法让他少遭点罪?” 回家说这事时,弟弟先炸了锅。拍着桌子喊她 “不孝”,说她就是怕花钱,连父亲最后一点希望都要掐灭。妹妹也红着眼圈帮腔,说就算砸锅卖铁也得治,不然以后会后悔。母亲坐在沙发上没说话,只是一个劲抹眼泪,手里攥着父亲年轻时的照片,照片上的男人还穿着蓝布工装,笑得敞亮。 同事没跟他们吵,只是把医生说的话原原本本重复了一遍,又拿出自己打印的厚厚一摞资料 —— 有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记录,有临终关怀医院的介绍,还有她托人打听的中医调理方子。“我不是不治,” 她指着资料上那些患者家属的留言,声音有点哑,“你们看看这些,化疗到最后连人都认不清,每天吐得胃里翻江倒海,这不是治,是折腾。我想让爸最后这段日子,能好好吃口饭,能跟老伙计们唠唠嗑,而不是躺在病床上遭罪。” 弟弟妹妹没再说话,但脸色还是不好看。接下来的日子,同事每天下班先往父亲家跑,变着花样做软和的菜,早上五点就去早市买新鲜的梨,炖成梨汤给父亲润嗓子。一开始父亲也嘀咕,问是不是自己的病没救了,她就笑着说:“医生说您这就是老毛病,养养就好,您看我这阵子不也胖了吗,都是跟您学的,多吃饭才有力气。” 转折是在一个月后。那天父亲突然说想吃胡同口的糖糕,同事赶紧去买,回来时正好碰到弟弟也来探望。弟弟进门时,正看见父亲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晒着太阳,手里拿着糖糕吃得香,还跟邻居张大爷打电话,说自己最近能睡整觉了,等天暖和点还要一起去公园下棋。弟弟愣在门口,手里拎着的保健品袋子差点掉在地上 —— 他之前总觉得姐姐是放弃了父亲,可眼前的父亲,比查出癌症前还精神些。 晚上弟弟主动找同事道歉,说自己之前太冲动,没好好听她说话。同事没怪他,只是拿出一张新的检查报告,说她托人找了个老中医,这阵子一直在给父亲喝中药调理,肿瘤没再扩散,疼痛也轻了不少。“我早就打听好了,” 她指着报告上的指标,“中医说只要一直调理,保持好心情,再活两三年没问题。还有,我申请了靶向药的赠药政策,下个月就能下来,到时候配合中药,效果更好。” 原来她从没放弃过。那些天她下班后除了照顾父亲,还在网上查政策、找病友群,托了三个朋友才联系上能开赠药证明的医生,为了凑首月的药费,她悄悄把自己攒了好久的买车钱取了出来。这些事她从没跟家里人说,怕他们担心,也怕弟弟妹妹又觉得她 “瞎折腾”。 现在半年过去了,同事父亲的状态越来越好,不仅能自己下楼遛弯,还跟着社区的老年大学学起了书法。上周同事带父亲去复查,医生说肿瘤缩小了一点,只要继续保持,说不定还能有更大的惊喜。那天全家一起吃饭,弟弟主动给同事倒了杯酒,说:“姐,以前是我不懂事,爸能好好的,全靠你。” 母亲也笑着说:“我就知道,我们家老大最靠谱。” 同事端着酒杯,看着父亲笑着给她夹菜,眼眶终于有点红了。她没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说了句:“只要爸好好的,比啥都强。” 其实她心里清楚,所谓的 “不治”,从来不是放弃,而是换一种方式,让爱的人能有尊严、有质量地活着 —— 这比所谓的 “希望”,更实在,也更重要
我同事的父亲查出肺癌晚期,家里决定不治了。这事是同事做的决定,她是家中老大。 其
									
										
										外向圆月
									
									
										
										2025-10-30 01:34:34
									
								
							
									
										
										0
									
									
										
										阅读: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