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切了又长?别再盲目,听听我的肺腑之言! 许多人并不清楚,肠息肉并非孤立存在,它其实是肠道内环境失衡发出的警示信号。此时若仅仅着眼于切除息肉,那只是治标之举,恰似 “斩草未除根”,息肉很可能卷土重来。 在我的门诊中,不少患者在息肉切除一段时间后,误以为已然痊愈,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原本健康的肠道又再度长出息肉,且反复生长的概率显著增加。所以,无论你的肠息肉病程是 1 年、3 年,亦或是 5 年以上,都请耐心听我一言。 我是中医陈主任,从事内科疾病临床工作 30 余载,目睹过太多肠息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误入歧途,有的反复手术身心俱疲,有的轻信偏方延误病情,着实令人痛心。今天,就和大家讲讲心里话: 查出肠息肉,切勿过度焦虑恐慌、整日忧心忡忡。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肠道传导糟粕”,而长期焦虑会致使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与肠道的传导。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生,聚而成痰;肠道传导不畅,糟粕积滞,气血瘀阻,痰瘀互结于肠道,这正是息肉生成与复发的关键因素。而且,过度思虑会干扰饮食睡眠,致使正气虚弱,肠道失去滋养,反而为息肉提供了生长的 “温床”。 和大家分享一个近期的典型医案:38 岁的王先生,3 年前因体检发现乙状结肠有一枚 5mm 的息肉,在医院进行了内镜切除。去年复查时,结肠又出现了 3 枚 3 - 4mm 的息肉,这让他极为苦恼,害怕频繁手术对身体造成损伤。经他人介绍找到我时,他面色萎黄、腹胀腹痛,平时容易烦躁、睡眠欠佳,舌淡胖有齿痕、脉象濡弱。辨证为 “脾虚肝郁、痰瘀阻滞肠道”,我为他制定了 “健脾疏肝、化痰祛瘀、调理肠道” 的个性化方剂,配合艾灸调理。服药 1 个月后,他腹胀腹痛的症状明显减轻;坚持调理 4个月后复查,结肠息肉已缩小至1mm,后续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最后,肠息肉及肠道疾病的治疗,务必选择正规医院和专业医生,尤其是中医调理。中医秉持 “辨证论治、因人而异” 的原则,每位患者的体质、病因、息肉类型各不相同,用药需精准适配。许多患者轻信网络上的 “消息肉偏方”,盲目服用苦寒或峻猛之药,不仅未能消除息肉,反而损伤了脾胃阳气,加重病情。 从事临床工作 30 余年来,我始终坚信,中医调理肠息肉,关键在于改善肠道失衡的内环境,从根源上切断息肉生长的条件,这才是预防复发的重中之重。开通科普账号以来,收获了众多肠息肉患者的点赞与留言,大家的信任让我深感责任重大。衷心希望,我的这些临床经验与科普分享,能够切实帮助到大家,让更多人摆脱肠息肉的困扰,守护肠道健康。

 
									 
									![中医翻书你就祈祷吧[笑着哭]](http://image.uczzd.cn/16434675667043628166.jpg?id=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