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不再是第一!9个月出口571万辆车,我国汽车出口国不断增加三年前一年能出口

可可的谈商业 2025-11-01 10:45:03

俄罗斯不再是第一!9个月出口571万辆车,我国汽车出口国不断增加

三年前一年能出口个百万辆汽车,中国车企就得开香槟庆祝。

而今天,只用了9个月中国就出口了571万辆车,同比增长21%,直接打破了全球对中国产车,只卖国内的旧印象。

而这571万辆里新能源车占了232万辆,同比增长高达52%。仅2025年9月份,中国出口了整整76.3万辆车!这个数字,已经赶上了我们五年前一整年的体量。

这可不只是数量暴涨这么简单。现在中国汽车出口的真正拼图已经开始重新排版。而最大的看点不在于我们卖了多少车,而在于这些车,卖到了哪里。

曾经出口圈子里流传一个共识,中国汽车出口全靠俄罗斯支撑。从2022年开始俄乌冲突让一众西方品牌退出俄罗斯市场,中国车企趁势而入,成了俄罗斯的唯一选项。

但时间到了2025年,局面反转。

俄罗斯正式跌出中国出口榜首,仅以35.7万辆排名第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谁都没猜到的角色。墨西哥以41万辆跃居第一,阿联酋以36.7万辆紧随其后。

这意味着中国汽车真正走向了全球市场,不再依赖某一种战争红利的单一市场。

我们来剖一剖这场出口大迁徙。

首先是墨西哥。你可能不理解,墨西哥不是美国产业链的一部分吗?怎么现在也买起中国车来了?根源在于车太香。

在本地市场,墨西哥消费者过去选美国、日韩的合资品牌为多。但中国车企现在打出的组合拳是高配+低价+新能源,一辆配置堪比BBA的SUV,在墨西哥只卖合资车一半的价格。这样的吸引力,哪个中产能挡住?

大量中国车在墨西哥快速布局,经销商、服务体系、配件保障一整套搞定。这不是割一波就跑,是准备扎根的出口。

墨西哥的上涨,可以看作中国车企全球化布局的缩影。避开欧美那种公开设限的正面交锋,从南美、中东、东南亚这些胃口大、有需求、竞争小的新兴市场撕开一道口子。

接下来是阿联酋。

你可能以为阿联酋这地方,开得上中国车吗?人家不都是开兰博、开劳斯的吗?但千万别忘了那些石油资本家只是九牛一毛,真正构成市场主力的,是大量中产和外来务工人口。

同时阿联酋各国战略重心正在谋转型,绿色能源、智能出行成为政策倾斜目标,这正好和中国新能源车的优势无缝贴合。

中国品牌打出低碳环保+智能座舱+未来感这个卖点,在当地年轻人中特别吃香。而且沙特、阿联酋最近几年也在搞本地组装与技术引进,中国车企直接配合布局,合作共赢,水到渠成。

结果一猛子扎进阿联酋,销量飙涨数倍,出口同比增幅在100%到300%之间的大国就有十来个!

我们再回头看看俄罗斯为什么跌了?

战争打了三年,俄罗斯内部经济显然不如前。制裁下资本流失、通货膨胀、卢布贬值,加上资源向军费倾斜,自然而然导致普通人可支配收入下降。

表面看中国车在俄性价比极高,但说到底没钱就是没市场。所以机会窗口过去了,销量自然回落,这并不稀奇。

真正值得惊喜的是,中国车已经找到了源源不断的新买家,新兴市场不再只是补位,更成了主动选择的主战场。

说到底中国汽车出口的这盘大棋是真下活了。

一方面是产业链驱动背后的压强释放。中国汽车供应链早就打通,从电子元件、动力系统到整车组装,我们的全流程成本优势全球无敌。

另一方面是新能源的质变飞跃。前三季度中国出口新能源汽车达到232万辆,占比快速逼近传统燃油车。到2030年前后,全车出口的一半将由新能源主导,这不是梦,是清晰写在趋势线上的必然。

而让老外真正慌起来的,是价格锚点。

比如大众ID.3/4,在中国卖10万人民币,在德国本土卖4万欧元(约合30多万人民币)。出口更便宜这个现象早已激怒了欧洲消费者,一边高喊保护主义,一边悄悄下单抢购中国车,不怕被打脸。

如果说上一个十年是中国乘用车在国内的狂飙,那么下一个十年,必定是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杀出一条血路的时代!

这一波中国车出海潮,不再是低端倾销临时避险,而是一次真正翻身做主的产业升级。

它背后是我们整整十年打磨出的供应链效率、技术进步和品牌体系。它的意义,远不只是某个国家销量第一,而是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话语权的质变。

我们正从造的好变成卖得远、卖得贵、卖得稳。

这571万辆,每一辆的背后,写的不是产能,也不是增量,而是破局。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
可可的谈商业

可可的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