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一半肝癌在中国,提醒:家中的这4种食物,尽早撤下餐桌!   世界卫生组织最

纵横知识 2025-11-06 13:35:31

全球近一半肝癌在中国,提醒:家中的这4种食物,尽早撤下餐桌!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发肝癌患者中,中国占比高达45.3%,死亡病例占比更是达到47.1%。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除了乙肝病毒感染等因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是重要推手。肝脏是人体"沉默的器官",早期损伤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疼痛、黄疸时可能已到晚期。今天就来聊聊,家里常见的4种高危食物,建议尽早从餐桌上撤下。   第一种是霉变的花生、玉米等谷物。这些食物一旦发霉,很可能滋生黄曲霉菌,其产生的黄曲霉素是公认的1类致癌物。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黄曲霉素的毒性比砒霜强10倍,致癌性是亚硝胺的75倍。更可怕的是,它耐高温,普通烹饪方式根本无法破坏。很多人觉得把发霉部分切掉还能吃,其实毒素早已渗透到看似完好的部分。建议购买谷物时少量多次,存放于干燥通风处,一旦发现霉变立即丢弃。   第二种是久泡的木耳、银耳。2020年中国疾控中心曾通报多起因食用久泡木耳导致的中毒事件,罪魁祸首是椰酵假单胞菌产生的米酵菌酸。这种毒素没有特效解毒药,中毒后病死率超过50%,且与肝癌的发生存在关联。正确的做法是用温水或冷水泡发,泡发时间不超过2小时,夏季高温时可放入冰箱冷藏泡发,泡发后及时清洗食用,当天泡发当天吃完。   第三种是过量的酒精饮品。《柳叶刀》研究证实,酒精摄入与肝癌风险呈正相关,每天饮酒量超过40克,肝癌风险会增加3倍以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最好是滴酒不沾。尤其要警惕"酒精肝-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很多人觉得少量饮酒养生,实则是对肝脏的慢性伤害。   第四种是高糖高脂的加工食品。奶茶、油炸食品、含糖饮料等虽然口感诱人,但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患肝癌的风险是健康人群的2-3倍。建议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烹饪时多采用蒸、煮、炖的方式,减少油炸和红烧。   预防肝癌除了远离高危食物,还要做好这几点: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定期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肝脏的健康需要长期呵护,不要等身体发出警报才重视。从今天起,把家里的危险食物清理掉,用新鲜、天然的食材替代,给肝脏减减负,就是给健康加分。

0 阅读:1119
纵横知识

纵横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