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一女孩发视频称父亲把她看光了,前后四次看他洗澡,女孩说你都看光我了,爸爸,孩子的父亲否认,没有这种事都是误会,而记者找到女孩时,女孩说和父亲吵架情绪激动,所以才发了这个视频,现在非常后悔已经删除了视频,这种事能情绪激动就能发的吗?就能这样造谣的吗? 这事11月4号在郑州荥阳某小区传开,女孩发的视频里带着哭腔,反复强调“这是第四次了”,还在配文里泄露了自家住址。视频一上线就炸了锅,网友纷纷留言骂父亲“不配为人”,还有人直接@当地警方要求严惩,短短几小时内,荥阳警方就接到几十条相关报警,民警当天下午便上门核实情况。 面对民警询问,女孩没了视频里的激动,低着头承认是和父亲吵架后气不过,想让父亲“丢面子”,才编造了这样的谎言。女孩父亲红着眼圈辩解,平时连女儿房间门都很少主动进,“这话传出去,我在小区里都抬不起头,亲戚朋友也天天来问,快被折磨疯了”。妇联工作人员也第一时间介入,核实视频内容纯属虚构,已对女孩进行心理疏导和批评教育。 可谎言造成的伤害哪能轻易抹去?有邻居透露,事发后有人在小区里当众指责女孩父亲,甚至往家门口扔垃圾;更有网友把女孩家的地址、联系方式扒出来发到网上,导致一家人电话被骂声打爆,正常生活完全被打乱。民警明确表示,编造“亲属性侵”这类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已涉嫌寻衅滋事,若造成严重后果,即便当事人年纪小,也可能面临相应法律责任。 近几年类似的造谣事件屡见不鲜:有人和老师起冲突,就造谣老师“体罚虐待学生”;有人和同事闹矛盾,便编造对方“职场骚扰”的虚假信息。情绪激动能理解,但“性侵”“家暴”这类话题是社会底线,拿这种事撒气、博关注,不仅伤害了被造谣者的名誉和心理,还会消费公众的善意。 真遇到这类侵害的受害者,本就需要极大勇气才能发声,而这些虚假爆料会让网友对后续的真实求助产生怀疑,甚至发出“是不是又在撒谎”的质疑,让真正的受害者陷入更艰难的境地。一句“后悔”无法挽回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更不能抵消造谣带来的恶劣影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