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李嘉诚心里应该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澳门何家也参加了,唯独李嘉诚两个儿子没有参加,为什么不参加这么重要的活动,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 2025年的全运会火炬传递,在粤港澳大湾区掀起了不小的热潮,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六个城市联动传递,这火炬不仅是体育精神的象征,更像是把三地紧紧拧在一起的纽带,意义重大。 这样的重要活动,港澳地区的知名家族几乎都积极参与,香港人常说的“四大家族”里,三家都派了核心成员到场。 香港站中,79岁的霍震霆以港协暨奥委会主席身份担任火炬手,李兆基家族的李家诚、郭得胜家族的郭基辉、郑裕彤家族的郑志雯纷纷上阵;澳门站里,何超琼、何超凤姐妹代表家族企业完成接力,与沿途观众亲切互动,这些家族的参与既彰显了荣誉,也体现了与国家发展的同心同向。 而李嘉诚及其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却集体缺席,其实这并非偶然。 最核心的原因是家族资产布局的全面“西移”与“外迁”,早已与内地发展节奏渐行渐远。 自2013年起,李嘉诚家族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资产大撤退”,陆续抛售内地核心资产。上海东方汇经中心、北京盈科中心、广州西城都荟,这些攥在手里的黄金地段项目,一个个被贴上了“转让”的标签。短短几年,从内地和香港套现的钱就超过了1700亿港元。 到了2025年,这场“搬家”变成了近乎清仓的抛售。大湾区一下子抛出400套房源,惠州泷珀花园单价跌破9000元,东莞海逸豪庭的别墅从4.4万跌到1.8万,近乎腰斩。 北京御翠园的豪宅打了七折,连香港深水湾道那栋见证了李家六十年风雨的婚房老宅,都带着低于市场价15亿的折扣挂牌待售。有香港投行老手望着惠州售楼处排队的人群感叹:“他总在潮水转向前登岸。” 这些从内地套现的钱,全都流向了更远的地方。早年李家大举进军英国,买下燃气管道、电力网络,一度掌控了当地700万人的供水服务,30%的电力供应也出自他们手中,被英国媒体笑称“买下了半个英国”。 俄乌冲突后,又把5000亿港币的家族办公室搬到了新加坡,李泽楷干脆将公司总部也迁到了狮城。近年更是盯上了越南,拿下胡志明市的黄金地块,还收购了本土支付平台,连澳洲都砸下753亿港元收购天然气管道公司APAGroup,把能源版图铺得越来越远。 翻开长实集团2024年的年报,数字藏不住真相:内地业务收入占比只剩5%,而欧洲市场撑起了半壁江山,贡献了50%的营收。 李泽钜在业绩会上反复说“没有看空香港”,但家族的行动早已说明了一切。当资金不断流向能带来更稳收益的欧洲能源、更具潜力的东南亚基建,当内地资产从“核心版图”变成“套现工具”,这场关乎情感凝聚与国家认同的火炬传递,自然很难走进他们的视野。毕竟对他们而言,利益的罗盘永远比地域的情愫更重要。 反观那些积极参与火炬传递的家族,有的深耕内地制造业,有的扎根湾区科创产业,他们的厂房建在珠三角,生意做遍全中国,自然愿意举着火炬,与这片土地的发展同频共振。而李家的缺席,不过是这场持续十二年的“向外布局、向内套现”战略的必然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