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灾时,敌国为何不趁机入侵?那你可能不知道,08年汶川地震时,中国所有边境部队一级戒备,精锐尽出,严阵以待,你以为,这些准备是给谁看的?都是因为历史教训太沉重! 一场大地震把全国的目光都拉到四川山里,救援车队争分夺秒赶往前线,谁会想到边境线上那道看不见的防线,正悄无声息地绷得更紧? 中国天灾时候的边关安危,得从清朝那段苦日子聊起。那时候黄河水老爱发脾气,一决口就淹没大片地,百姓日子过得提心吊胆。1841年,黄河在河南祥符县决堤,洪水冲开封周边,十三州县全泡汤了,村庄里家家户户剩不下几个完整的。《清宣宗实录》里记着,全村百家不剩一家那种惨状。清政府忙着堵口调粮,银子粮草都快跟不上了。偏偏这当口,英国人带着炮舰从广州那边逼上来,第一鸦片战争打得正酣,5月27日就签了《穿鼻草约》,清军被迫退到广州外六十里,贸易门户大开。这不是天灾刚起,外患就跟上?国家正虚弱,哪还有余力守边。 转眼1842年,黄河又在桃源县决口,洪峰直下,衙门都冲走了,三十多个县颗粒无收。灾民靠挖野菜熬日子,地方官四处募捐,赈济车队在泥路里寸步难行。清廷国库空空,哪顾得上边防。七天后,英国军舰停南京江面,8月29日《南京条约》签了,香港岛割让,赔款两千一百万两白银,关税权也没了。这条约一签,中国从此多出一堆不平等条款,外人进出沿海随便,天灾成了外敌下手的台阶。 没过多久,1843年黄河在中牟县再开二百丈大口子,安徽江苏几十县田地泡水,农田全毁,赈灾粮都运不齐全。清政府银子凑不拢,地方绅商勉强张罗些米面分发,可运粮队伍在淤泥里卡住。10月8日,英国逼签《虎门条约》,美国也跟上,次年7月3日《望厦条约》敲定,兵船沿海随便停,租界一个个冒头。列强就爱捡这种便宜,国家忙救灾,边防松懈,他们就伸手。那几年,黄河决口三次,不平等条约堆成山,中国像艘漏水的船,天灾水没堵,外敌凿子就往下戳。这教训太狠,刻在骨头里,谁敢忘? 这些旧账翻出来,不是为了埋怨过去,而是提醒现在。国家从那时候起,就知道天灾时国门不能有半点闪失。快到2008年了,中国变了样,公安边防派出所沿边沿海有1691个,机动队113个,随时顶上。重点地段的网织得密,渔船过口岸都得仔细查。灾区救人,边疆守土,两手齐抓,这底气是吃够苦头攒出来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中映秀镇,房屋倒塌,山路堵死,全国心都揪起来。救援队带着工程机械翻山,十几万兵力投进去,刨废墟找幸存者。谁知道,从黑龙江到西南横断山,所有边防部队早切换一级戒备,巡逻加倍,武器装备全上。隐蔽哨位翻番,雷达转个不停。精锐一个没抽走,反倒增派人手,30个公安边防总队、110个支队全联动,207个口岸检查站升级查验。过往渔船证件一查再查,机动队车辆排队待命。这准备,给谁看的?明摆着给那些想趁乱的势力瞧瞧,国家忙救灾,不等于边关空虚。 特别说说黑瞎子岛,那片江心地,2008年刚划界,5月30日部队上岛。岛上无水无电,官兵白天建营区,晚上守夜。11月零下20度,手套换三双,警戒线缆13.7公里铺到齐腰深水里。刚回归的国土,谁敢让人钻空子?他们住帐篷,枪不离身,就为堵死任何念头。这状态下,试探等于自找麻烦。 再说国际上,2008年6月10到13日,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亚边境打起来,死几十人。就因为地界争,冲突一触即发。这事提醒人,总有势力爱趁别人忙乱占便宜。中国边境装甲车巡逻,防御工事密布,那些算盘打得响的,看一眼就蔫了。灾区千亿赈灾钱砸下去,边防投入也大手笔,国家两手硬,谁也别想捡漏。 而这份警惕,不是运气,是教训换来的。国家强了,军队硬了,天灾再来,救援防务并进。那些想效仿英国当年趁水患逼条约的,现在看边境工事,只能干瞪眼。国门固若金汤,靠的就是这股子不松劲的精神。未来不管多大灾,官兵们照样两手抓,家园稳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