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清雍正年间,江苏无锡武术大师范龙友正在吃饭。谁料,徒弟王贵突然手持长矛向他前胸刺来。 (信源:《清代武术史料》 ) 范龙友反应快如闪电,不等长矛到跟前,左手一推桌沿,木桌带着碗碟 “哗啦” 一声移开半尺,他整个人像离弦的箭一样往后弹开,顺带还踢翻了旁边的长凳。 长矛 “噗嗤” 一声扎进他刚坐的木凳里,木屑溅了一地,连凳腿都被戳穿了。 王贵见状还想再刺,范龙友已经绕到他身后,右手如铁钳般抓住他的手腕,轻轻一拧,只听 “咔嗒” 一声轻响,王贵就疼得 “哎哟” 叫出声,长矛 “哐当” 掉在地上。 “你疯了?” 范龙友皱着眉,看着眼前这个拜师三年的徒弟。 王贵满脸涨红,喘着粗气,眼神里又恨又急:“师父,你偏心!大师兄学了‘金刚拳’,二师兄会了‘连环腿’,偏偏不教我真的!” 范龙友叹了口气 —— 他不是不教,而是王贵这三年来,贪财好色的毛病一点没改。 上次跟着大师兄去苏州走镖,客户托他们送一箱银饰,王贵竟偷偷藏了一对银镯子,后来被失主找上门,还是范龙友自掏腰包赔了钱才平息;前阵子武馆附近的裁缝铺姑娘被人调戏,目击者说那人身形和王贵一模一样,范龙友找他对质,他却死不承认。 范龙友怕他学了真功夫后作恶,才一直只教些扎马步、劈柴这类基础招式,连核心的 “运气心法” 都没提过。 王贵心里早有不满,他见师兄弟们跟着范龙友走镖能赚不少钱,又听说师父藏着一本《金刚杵拳谱》,便觉得只要拿到拳谱,就能凭功夫赚钱还债,甚至开自己的武馆。 可范龙友每次都以 “心性未稳” 拒绝,他便认定师父是故意刁难,暗下决心要 “逼” 师父传功 —— 偷袭那天早上,他还特意在长矛上抹了点桐油,想让矛尖更锋利,却没料到自己连师父的衣角都没碰到。 偷袭不成,王贵爬起来捡起长矛,恶狠狠地瞪了范龙友一眼,转身就跑了。 范龙友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他以为这只是徒弟一时赌气,没太在意,回到武馆后还跟大师兄说:“王贵性子急,你们多看着点,别让他在外头惹事。” 可他没料到,三天后,一群官差突然闯进武馆,手里拿着锁链,不由分说就把他绑了 —— 王贵竟然跑去无锡县衙诬告,说他 “私藏兵器,结党营私,还偷偷教徒弟练‘反清拳’,想图谋不轨”! 雍正年间,朝廷特别怕民间结社闹事,尤其是对练武术的人,更是严加管控。当时浙江总督李卫,就是出了名的 “铁腕官员”,专门负责查 “反清复明” 的案子,连江南的民间戏班都要审查剧本。 王贵在赌场听人说 “告反清能领赏钱”,便故意往这上面靠,还添油加醋说范龙友的武馆里藏着 “反诗”,想借官府的手除掉师父,再趁机偷拳谱。 李卫接到报案后,立马派了五十多个兵丁去无锡抓人。 范龙友被押到杭州府衙时,身上还穿着练拳的短打,他对着李卫抱拳道:“大人,我范龙友在无锡开武馆五年,教的都是强身健体的功夫,徒弟们要么种地,要么走镖,从没做过违法的事。王贵诬告我,还请大人明察。” 李卫盯着他看了半天,指了指旁边的王贵:“他说你有反清的证据,在哪?” 王贵站在旁边,手都在抖,支支吾吾说:“证据…… 证据在武馆的床底下……” 官府立马派人去搜,结果只找出几捆练功用的木棍和一本《三字经》,连半个 “反” 字都没见着。 李卫心里明白,这是王贵诬告,可当时雍正对 “反清” 案子抓得紧,他不敢轻易放了范龙友,只能先把人关在牢里,派亲信再查。 范龙友在牢里待了三个多月,每天除了打坐练气,还跟狱卒聊天,教他们简单的强身招式。狱卒们都觉得他是个好人,常偷偷给他带个馒头或咸菜。 而王贵呢?本以为能靠诬告领赏钱,结果官府没查到证据,赏钱自然泡汤了。更惨的是,李卫觉得他 “诬告良民,扰乱治安”,下令打了他二十大板。 行刑那天,无锡的百姓都去看,有人还扔烂菜叶,骂他 “白眼狼”。 没了师父的庇护,又背上 “诬告” 的名声,王贵在无锡彻底混不下去了。 以前跟他一起赌钱的狐朋狗友,见了他就躲,怕被他连累;武馆的师兄弟们更是恨他,有次在菜市场遇到,二师兄差点把他的破碗砸了。 他没了收入来源,又因为挨了板子,连挑水都费劲,最后只能流落街头,靠乞讨过活。 有一次,他还撞见范龙友 —— 原来范龙友后来因为查无实据,被李卫放了出来,还得了二十两银子的赔偿。 范龙友当时正带着徒弟们去买米,王贵看到师父,头埋得低低的,一溜烟就跑了,连破碗都差点掉了,碗里仅有的半块饼也撒了一地。 范龙友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没说什么。回到武馆后,他还跟徒弟们说:“以后见了王贵,别欺负他,给他个馒头也行。” 不过王贵显然没改,他后来又去偷东西,被人打断了腿,只能在破庙里躺着。 那年冬天特别冷,有人发现他死在了破庙里,身边还放着一本撕烂的拳谱 —— 原来是他之前偷偷抄的几页基础招式,最后也没派上用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