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监控视频让全网愤怒——江苏常州某居民楼内,一名中年男子揪住93岁白发老母亲的头发,将她从客厅拖拽到厨房,连续扇耳光后摁倒在地。老人蜷缩着身体哀号,餐桌上的饭菜被打翻在地,碗碟碎片扎进她皴裂的手掌。这场发生在2025年11月10日的家庭暴力,经官方通报确认:施暴者杨某中系老人亲生儿子,因琐事口角后动手,目前已被警方控制。 监控里那个暴戾的身影,与二十年前襁褓中啼哭的婴儿重叠时,令人脊背发凉。老母亲颤抖着举起的手,不是反抗而是试图遮挡耳光;被拽倒时本能地护住头部,这个动作她重复了七十年——从护着蹒跚学步的儿子摔跤,到如今护着自己免遭儿子毒打。当"百善孝为先"的伦理底线被血亲的拳头击碎,我们不得不直面一个残酷真相:家庭暴力从不是私事,而是裹着亲情外衣的犯罪。 施暴者的暴行里藏着三重罪恶。第一重是法律层面的公然挑衅,《反家庭暴力法》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即便是母子关系也不能成为免罪金牌。第二重是道德层面的弑亲逆伦,93岁老人本应在儿孙绕膝中安度晚年,却要承受亲生骨肉的拳脚相向。第三重则是社会层面的信任崩塌,当最该被守护的血缘关系成为暴力温床,每个人都在问:如果连母亲都不被尊重,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这起事件撕开了代际关系的隐秘伤口。据邻居透露,杨某中常年对母亲态度恶劣,而老人总念叨"他小时候得过脑膜炎"。这种以"爱"为名的纵容,恰恰是暴力滋生的土壤。就像山东济宁那个当街踹母亲12脚的少年,当母亲在围观者面前平静地说"让他打",当江苏常州那个被女儿爆捶头盔的母亲始终沉默,我们看到的不是母爱的伟大,而是错误教育方式结出的恶果。 值得欣慰的是,这次社会没有选择沉默。警方4小时内抓获嫌疑人,妇联连夜派专人上门,中国妇女报发文直指"家暴不是家事"。但更深的改变需要每个人参与:当你发现邻居家传来老人哭声,当你看到家长对孩子拳脚相向,是否愿意多问一句、多管一次?法律是底线,而人心的觉醒才是终结暴力的根本。 此刻,那位93岁的老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她布满老年斑的手背上还留着指甲抓痕。我们无法替她承受痛苦,但可以共同守护一个真相:任何关系里的暴力都不该被原谅,尤其是来自子女的暴力。当你读完这篇文章,是否也想起自己父母逐渐佝偻的背影?在评论区说说,你见过哪些"以爱为名"的伤害?或许你的发声,能阻止下一个悲剧。 (案例来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