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最大的错觉,是以为自己是给朱元璋打工的。他以为把北元打残了,把人家老婆睡了,

寒江孤影呢 2025-11-11 18:04:27

蓝玉最大的错觉,是以为自己是给朱元璋打工的。他以为把北元打残了,把人家老婆睡了,皇帝再生气,看在战功份上,也得忍。 故事要从常遇春说起,蓝玉是他老婆的弟弟。 早年间,蓝玉就跟着姐夫常遇春混,打仗不要命,回回都冲在最前面,很快就从一个小小的管军镇抚,一路干到了大都督府佥事。 这人打仗确实是块好料。洪武五年,他跟着徐达北伐,当先锋,在野马川和土剌河,把元军打得落花流水。 靠着这些实打实的战功,到了洪武十二年,朱元璋大笔一挥,封他当了永昌侯,还给了可以传给子孙的凭证。 这还没完。洪武十四年,他又以征南副将军的身份,跟着傅友德、沐英,带了三十万大军去平定云南。 这一仗打得漂亮,功劳簿上又添了厚厚一笔。 朱元璋一高兴,把他女儿许配给了自己的儿子蜀王朱椿当王妃。你看,这时候君臣关系多好,都成亲家了。 可问题来了,蓝玉这个人,你让他带兵打仗,那是猛虎下山。但要论做人处事,他就有点拎不清了。 真正让他走上人生巅峰的,是洪武二十一年的捕鱼儿海之战。这一战,蓝玉作为总指挥,直接把北元的家底给掏空了。 元朝皇帝的二儿子、老婆孩子、亲王公主,还有几千个大小官员,乌泱泱七万多人,全被他俘虏了。 金银珠宝、皇帝玉玺,拉了好几大车。 捷报传到南京,朱元璋高兴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蓝玉比作汉朝的卫青、唐朝的李靖,说他是国之栋梁。 一开始,朱元璋打算封他做“梁国公”,这可是顶级爵位了。 但很快事情就变了。蓝玉在凯旋的路上,干了件浑事。他看被俘的元主妃子长得漂亮,就给私下占有了。 那妃子也是个烈性子,受辱之后,羞愤自尽了。 这事传到朱元璋耳朵里,龙颜大怒,把他臭骂一顿:“你一个大将军,怎么能干出这种没名堂的事!” 就因为这事,原本要封的“梁国公”,被改成了“凉国公”,还特意让人把他的这个过错刻在封赏的铁券上。 这意思很明显了:功劳我认,但你犯的错,我也给你记着。 换作一般人,挨了这么一下,肯定就老实了。 可蓝玉不,他觉得打了这么大的胜仗,皇帝骂两句就骂两句呗,还能真把我怎么样? 他的胆子越来越大。大军班师回朝,半夜走到喜峰关。 守关的将士看天黑了,没及时开门,他居然直接下令手下士兵把关口给砸了,硬闯了进去。 这在当时,跟造反也差不了多少了。回到京城,他又强占老百姓的田地,御史去查,被他拖出来打了一顿,直接赶跑了。 在朱元璋面前,他也开始没大没小。 有一次在宫里吃饭,喝了点酒,他就对着朱元璋嚷嚷:“我难道当不了太师吗!” 军队里提拔谁、降职谁,他都自己说了算,根本不把兵部和皇帝放在眼里。 说到这你可能以为,蓝玉这么作死,朱元璋肯定早就想收拾他了。 其实没那么简单,因为蓝玉背后有座天大的靠山——太子朱标。 朱标的太子妃,是常遇春的女儿,也就是蓝玉的外甥女。蓝玉是朱标正儿八经的舅舅,是太子武将集团里最核心的人物。 朱元璋心里清楚,等自己百年之后,这天下交到朱标手上,蓝玉就是辅佐新君、镇守江山的头号猛将。 所以,只要太子朱标在,蓝玉再怎么折腾,朱元璋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死了,一切都变了。 朱标一死,朱元璋立谁当接班人就成了天大的问题。 蓝玉的外甥孙,也就是朱标和常妃生的嫡次子朱允熥,本来是个热门人选。 可朱元璋思来想去,最后选了朱标的另一个儿子,年仅十六岁的朱允炆。 这个决定,直接把蓝玉推上了绝路。为什么?因为朱允炆年纪小,性格又偏文弱,根本压不住蓝玉这种手握重兵、骄横跋扈的悍将。 在朱元璋眼里,原本是留给儿子的“宝刀”,现在成了一把悬在孙子头顶的“凶器”。 一个随时可能伤到新主人的工具,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彻底销毁。 蓝玉自己还没意识到危险。他甚至还提醒过太子朱标,要小心他那个野心勃勃的叔叔燕王朱棣。 他以为自己还是那个为朱家天下保驾护航的忠臣。 洪武二十六年,蓝玉的死期到了。 锦衣卫指挥蒋瓛突然跳出来,告发蓝玉伙同一大帮公侯大臣准备谋反,计划在皇帝“藉田”的时候动手。 证据是不是真的,已经不重要了。朱元璋要的就是一个动手的理由。 结果呢?蓝玉被定了谋反大罪,处以最残酷的“剥皮实草”极刑,全家抄斩,三族之内,血流成河。 因为这个案子,被牵连杀掉的公侯、将领、官员,足足有一万五千多人。 历史上把这事叫“蓝玉案”。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寒江孤影呢

寒江孤影呢

自我否认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