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第一个向俄罗斯“开重炮”的国家。不是美国,也不是日本,而是一个被打趴

鹏天云光 2025-11-12 13:47:21

万万没想到,第一个向俄罗斯“开重炮”的国家。不是美国,也不是日本,而是一个被打趴下80多年的国家。 11月8日,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亚历山大·索尔弗兰克中将的一句话,像颗突然引爆的信号弹,在欧洲上空炸出层层涟漪"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要知道,德国二战战败后,国家被解除武装,国防都靠美国、英国这些国家帮忙打理,后来加入北约,也是抱着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心思,一门心思搞经济,在军事上从来不敢大声说话。 那时候的德国,军队规模被严格限制,武器装备大多靠美国提供,就连军队训练都得看盟国的脸色,更别说主动和哪个大国叫板了。但这几年情况不一样了,德国悄悄变了,这种变化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步步攒出来的底气。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德国在能源上不再被俄罗斯“卡脖子”了。以前德国严重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占比一度达到四成,相当于把能源命脉交到了别人手里,自然不敢在外交和军事上和俄罗斯硬刚。 但俄乌冲突爆发后,这条依赖之路走不通了,德国只能咬牙寻找替代方案,赶紧建了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从挪威、美国这些国家买天然气,还去中东谈新的能源合作,把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给摆脱了。 现在德国的电力供应里,风能、太阳能这些可再生能源占比都超过六成了,就算没有俄罗斯的天然气,日子也能照常过,没了能源这个后顾之忧,德国说话自然就硬气了。 还有军事方面,以前德国对军费开支特别抠门,总想着把钱花在经济建设和民生福利上,军费占GDP的比例一直没达到北约要求。但俄乌冲突给德国敲了警钟,让他们意识到光有钱不行,还得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保护自己。 于是德国一下子拿出上亿欧元专门用来提升军事实力,不仅如此,德国还从美国买了F-35战斗机、“奇努克”直升机这些先进武器,军队也开始频繁参加国际军事演习,就是想让全世界看看自己的军事能力已经今非昔比了。 虽然现在德国军队还有兵员短缺、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但架不住他们愿意花钱投入,慢慢也就有了底气说出强硬的话。 索尔弗兰克敢说这话,大概率还有美国和北约的推动在起作用。这些年美国一直在催促欧洲国家增加军费,尤其是特朗普可能再次上台的消息,让德国心里没底,生怕美国减少对欧洲的军事保护,所以只能主动向美国示好,跟着美国的步调对俄强硬,还通过买美国武器、增加军费这些方式讨好美国,巩固和美国的关系。 而且北约最近还提出要把成员国军费提高,这也给了德国扩军和强硬表态的理由,既符合北约的要求,又能在联盟里提高自己的地位。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国想从经济大国变成真正的政治军事大国。这些年德国经济实力在欧洲处于前列,在欧盟里说话越来越有分量,但在国际政治和军事舞台上,一直因为二战的历史包袱放不开手脚。 现在随着欧洲安全局势的变化,德国觉得机会来了,通过对俄强硬表态,既能显示自己的担当,让其他欧洲国家服自己,又能摆脱二战后“军事弱国”的形象,在国际上争取更多话语权。 以前德国总被人说只会搞经济,现在他们想证明,自己不仅有钱,还有保护自己、影响地区局势的实力,这种战略上的诉求,让德国愿意站出来扮演强硬角色。 当然,德国敢说出这样的话,也不是真的想和俄罗斯打仗,更多是一种政治姿态。他们心里清楚,有北约这个大靠山,有美国在背后支持,俄罗斯不会轻易对德国动武,所以才敢放出“做好开战准备”的狠话。 这既是给美国和北约递投名状,也是在欧洲国家面前立威信,同时还能倒逼国内加快军事建设。 说到底,德国现在向俄罗斯“开重炮”,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能源独立、军事提升、外部推动和自身战略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80多年的蛰伏让德国攒够了实力,现在借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终于敢亮出自己的獠牙,想要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实力够了,说话自然就有底气了。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鹏天云光

鹏天云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