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名嘴郭正亮说:为什么日本敢惹中国大陆,却不敢惹朝鲜?因为他们认为惹了中国大陆

桃叔笑谈 2025-11-21 18:50:16

台湾名嘴郭正亮说:为什么日本敢惹中国大陆,却不敢惹朝鲜?因为他们认为惹了中国大陆,最多在短时间内有外交压力、经济压力,挺挺就过去了,但朝鲜是真的会动手打。2010年朝鲜炮击延坪岛炸死了几个人,炸伤了几十个。离日本也很近,日本怎么不敢说半岛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日本敢惹中国大陆却不敢惹朝鲜,说白了就是算准了俩反制的疼法压根不一样——惹中国顶多受点“皮肉伤”,扛扛就过去,惹朝鲜那可是真要担风险,谁也不敢赌。 2010年11月23日朝鲜对韩国延坪岛的炮击就是最直接的证明,当时韩国在半岛西部海域搞军事演习,朝鲜直接发射100多至200发炮弹反击,炮弹落在居民区和军事设施上,造成4人死亡20人受伤,其中包括2名平民和2名士兵,岛上民房被烧、山林起火,500多人被迫撤离。 这场冲突发生时,日本离延坪岛不过几百公里,按它常喊的“半岛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口号,本该强硬表态甚至有所动作,但实际情况是日本首相只下令政府准备“不测事件”,外务省只是通过驻韩使馆搜集情报,连一句硬气的谴责都不敢说得太满,更别提军事层面的回应。 毕竟朝鲜的炮弹是真能落地伤人的,这种说打就打的风格,让日本不敢赌下一次炮弹会不会落在自己领土上。 更让日本忌惮的是朝鲜的导弹实力,2017年8月朝鲜发射的“火星-12”导弹直接飞越日本北海道上空,飞行距离超2700公里,落在太平洋海域。 日本虽然有号称完善的反导系统,包括“宙斯盾”舰搭载的“标准-3”导弹和陆基“爱国者-3”导弹,还有覆盖全境的J/FPS-5预警雷达,能在导弹发射3分钟后就发布警报,但实际拦截能力却漏洞百出。 “标准-3”早期型号最大作战高度只有160公里,根本够不到朝鲜导弹的弹道高度,就算后来计划升级的Block2A型号,最大射高也不到500公里,还得提前精准部署战舰才能拦截,一旦朝鲜声东击西就完全没用。 而“爱国者-3”作为末端防御系统,最大作战高度不到50公里,只能对付短程导弹,面对中远程导弹纯属鞭长莫及。这种看得见威胁却拦不住的无力感,让日本对朝鲜始终提心吊胆,毕竟导弹飞越本土的风险可不是靠嘴炮就能化解的。 反观对中国的挑衅,日本算准了不会面临直接军事打击。2012年日本搞钓鱼岛“国有化”,中国的反制集中在外交和经济层面,暂停稀土出口让日本电子、汽车产业面临原料短缺,限制赴日旅游导致中国游客数量暴跌近40%,这些确实让日本经济受了点损失,但远远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日本通过从澳大利亚、印度寻找替代稀土来源,慢慢缓解了供应链压力,旅游业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恢复,最终这场风波就以“皮肉伤”的形式过去了。 之后日本在历史问题、南海问题上不断碰瓷,中国的回应始终是外交抗议、常态化巡航、制裁相关企业等非军事手段,没有任何直接军事冲突的迹象。 这种可预期的反制代价,让日本觉得就算挑衅也只是短期内受点压力,扛一扛就能过去,完全不用担本土被攻击的风险。 日本的这种区别对待,本质上是对两种反制逻辑的精准拿捏。朝鲜向来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军事手段从不含糊,延坪岛炮击、导弹飞越本土都是实打实的威胁,日本的反导系统再先进也架不住对方敢真用,自然不敢轻易招惹。 而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做事讲究分寸和大局,就算面对挑衅也会保持克制,反制手段集中在规则和经济层面,不会轻易动用武力。 日本摸准了这个脾气,才敢在钓鱼岛、历史问题上反复试探,毕竟比起朝鲜那种“说打就打”的硬茬,招惹中国的风险成本低太多,顶多受点经济损失和外交批评,完全不用赌本土安全。 这种柿子捡软捏的心态,让日本在两个国家面前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姿态,也印证了惹中国是皮肉伤、惹朝鲜是真风险的现实。

0 阅读:0
桃叔笑谈

桃叔笑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