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据多家媒体报道,日本政府代表在北京的公开场合突然宣布了“立场未变”的

桃叔笑谈 2025-11-22 22:50:39

果不其然 据多家媒体报道,日本政府代表在北京的公开场合突然宣布了“立场未变”的表述 而这一表述的核心正是延续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此前的涉台表述——宣称“台湾有事是日本存亡危机事态”,并称这是日方“一贯立场”,无撤回打算,仅承诺今后讲话“更注意场合”。 日方嘴上喊着“无撤回打算”,却只愿在“讲话场合”上让步,这种看似强硬实则妥协的态度,绝非良心发现,而是被经济账本和现实利益牢牢牵制,根本硬气不起来。 中国作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地,2023年中日贸易总额还稳定在3180亿美元,日本卖给中国的商品占其总出口的17.6%,从中国进口的物资更是占到22.2%,这种深度绑定的关系,就像一根无形的缰绳,让他们不敢在真正的利益相关方面前撒野。 日本的汽车产业早就把中国市场当成了生命线,2023年日本汽车对华出口占比超过20%,丰田、本田这些头部车企在华营收占比更是高达30%以上,2024年日系车在华销量都达到480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27%,中国市场的风吹草动直接影响这些企业的全球业绩。 要是真因为几句强硬表态引发贸易摩擦,受损的可是日本自己的企业和就业,这种赔本买卖没人愿意做。 更别说半导体材料领域,中国是日本光刻胶、氟化氢等关键材料的最大买家,占全球相关需求的40%,这些材料企业的盈利全靠中国市场支撑,真要是把关系搞僵,日本半导体材料产业可能直接面临产能过剩、利润暴跌的困境,之前中国反制措施落地就让日本经济损失了2.2万亿日元,这个教训他们不可能忘了。 还有日本国内的情况,虽然民调显示有82%的人支持对华强硬,九成以上对中国印象负面,这种情绪让政客们在国内和境外敢于喊出激进口号,毕竟“反华就是选票”的逻辑在日本政坛很有市场,高市早苗之流就是靠炒作对华强硬话题拉高新内阁支持率。但政客们心里比谁都清楚,民意不能当饭吃,经济利益才是根本。 他们在境外喊强硬,是做给国内右翼选民和美国看的,既能讨好本土民意,又能向盟友表忠心,可到了北京的谈判桌上,面对真正的利益相关方,就只能收起那套激进说辞,用“立场未变”这种模糊套话敷衍了事。 这种口风回调的操作日本不是第一次做,之前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政客在国内喊得凶,可到了中日双边会谈时就立刻收敛,生怕影响经贸合作;在半导体出口管制问题上,嘴上跟着美国喊要限制,实际执行时却不断放宽标准,就是怕彻底得罪中国这个最大买家。 他们很清楚,场外的强硬是表演,是给别人看的,而现场的谨慎才是务实,是为了保住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所谓的“立场未变”,既不敢真的加码挑衅,又不想丢了国内的选票,本质上就是一种骑墙式的妥协,既想在强硬派面前留面子,又想在中国市场面前保里子,这种两边讨好的小心思,从代表重复套话的尴尬模样里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毕竟真要撕破脸,损失的是日本自己的钱包,这种明摆着吃亏的事情,精明的日本政客可不会真的去做,口风回调不过是权衡利弊后的必然选择。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外交部:日方不能口头上称“立场未变”,行动上却步步越线》

0 阅读:0
桃叔笑谈

桃叔笑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