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心里,比较理想的全生命周期投资模式应该是年轻的时候,以高景气的价值发现投资为主,尽可能提高年化的复合收益率。 同时你自己的工作别太拉胯,不说能够投入的本金非常大,但是一个适中的本金投入量叠加比较优秀的年化复合率情况下,在50岁左右,把本金滚到3000~5,000万级别以上。 50~60岁的时候,逐步逐步风格切换到红利投资,65岁以上时,再把红利中的50%切换到债券和理财。当然资金量结合每个人的生活物欲和所在城市物价水平可以相应做些调节,但是核心逻辑是你太年轻的时候,太少的资金就全部使用股息策略意义并不大,股息仅对大资金有效。别听那些老师说得好听,投资就是高股息,我见过身边太多的年轻人,买入时也是这么想的。但后续生活往往突然有了需求,需要抛出股票时,股价并不在一个理想的位置,吃的那些息意义也就不大了。
在我的心里,比较理想的全生命周期投资模式应该是年轻的时候,以高景气的价值发现投资
金策领航吧
2025-11-26 22:16:46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