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宣布拒绝中方所有要求且不会向中方道歉,在得到日本明确答复后,要看中国的反

山河又月明 2025-11-27 10:20:05

日本正式宣布拒绝中方所有要求且不会向中方道歉,在得到日本明确答复后,要看中国的反应了,不知道会不会像硬刚美国关税那样和日本死磕到底? 当年硬刚美国关税那回,完全是被逼到份上的仗,美国2018年拿着所谓301调查当幌子,直接拍板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7月6日先挑340亿美元的商品动手,剩下160亿美元还装模作样搞个意见征集,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里是争什么贸易逆差,根本就是冲着《中国制造2025》的命门来的—— 关税清单里密密麻麻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这些咱们高端制造的核心领域,说白了就是想把咱们产业升级的路子掐死在摇篮里。 咱们能不硬刚吗?直接对等反制,对美国大豆、汽车这些340亿美元的商品也加25%关税,连化工品、医疗设备那160亿美元的反制清单都早早备好,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是要守住产业链的根基,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人家砸咱们的饭碗。 但跟日本这事儿,还真不是一个路子。先看经贸绑定的深度,2024年中日贸易总额达到3083亿美元,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则是咱们第三大贸易伙伴,单说咱们从日本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半导体设备这些,一年就有1562.5亿美元的量,短期内想找完全替代的来源还真没那么容易。 再看美国当年的架势,那是铁了心要跟咱们搞全面经济对抗,横竖都要掰手腕,可日本呢?之前特朗普一抬手对日本汽车加25%关税,日本立马就服软了,不仅主动把关税降到15%,还乖乖掏了5500亿美元给美国搞投资,连投资赚的钱都得再投回美国,等于把一年财政收入的大半都送了出去,最后还得额外买美国的大豆和液化天然气“上供”,这性子跟美国的强硬根本不是一回事,真要跟中国死磕,它自己先没那个底气。 再说咱们的反制逻辑,从来不是蛮干,而是专挑对方的痛处下手。2018年对美硬刚,是因为美国要砸咱们制造业升级的根基,那是关乎长远的大事,必须硬碰硬;可对日本,之前高市早苗说些不当言论的时候,咱们也没搞什么全面关税战,就只是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再提醒游客谨慎赴日,结果呢? 50万张已经预订的赴日机票直接被取消,东京旅游相关的股票一下子跌了超10%,英国有家媒体算过账,就这一下可能让日本少赚140亿美元。 要知道2024年中国游客在日本的消费总额有8.1万亿日元,占所有外国游客消费的21%,正好赶上年末旅游旺季,连那些准备靠港的邮轮都全黄了,这种精准打击比全面死磕管用多了,毕竟日本2025年三季度的GDP都已经萎缩0.4%了,真要是搞全面贸易摩擦,它根本扛不住。 而且中日的产业链早就拧在一起了,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丰田、本田这些品牌在中国的年销量都能占到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还多,而咱们的新能源产业也需要日本的精密仪器和部分核心零部件,真要是像对美那样互相加税,等于给自己添麻烦。 美国当年敢跟咱们硬刚,是觉得能凭着自己的产业优势掐断咱们的产业链,可咱们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国内市场又大,稀土、美债这些牌一摆出来,美国最后还不是得坐回谈判桌;日本可没这底气,它连对美国都只能服软,跟中国死磕? 先不说咱们手里还有多少反制手段,它自己国内的经济界都先慌了,经济团体联合会的会长都出来喊“要尽快找解决方案”,商工会议所的会长也说“日中经济密不可分”,这跟美国当年死硬到底的态度差远了。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现在的底气跟2018年比也足多了。当年硬刚美国靠的是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国内市场,现在对付日本,手里的牌更多元了。 之前印度学着咱们硬刚美国,结果被美国加税到50%,成衣产量一下降了25%,17万工人失业,外国资本还撤资了170亿美元,就是因为没那个实力还瞎跟风;咱们可不一样,不管是对美还是对日本,都是看对方的动作出牌,美国要砸根基就硬刚,日本耍嘴皮子就精准敲打,本质上都是靠实力说话。 日本现在嘴上说拒绝要求不道歉,看着挺硬气,其实心里门儿清,真把中国惹急了,不用搞什么全面加税,光是旅游、农产品、汽车这几块,就能让它疼得受不了,毕竟它可没有美国那样的产业底气,更没有跟中国死磕的资本,真要闹到最后,损失最大的还是它自己。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