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了。宫里的太监总管陈德润,早就对皇后张氏的美色垂涎三

小史叔 2025-11-28 11:57:16

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了。宫里的太监总管陈德润,早就对皇后张氏的美色垂涎三尺。这天早上,皇后刚起身准备沐浴,才把外衣褪下,陈德润就趁人不注意溜进了内宫,伸手一把扯住皇后的裙角,厚着脸皮说道:“奴才仰慕娘娘的天人之姿好些年了,如今先帝不在,娘娘没了依傍,不如跟奴才结为对食,往后在宫里也有个照应。”   这番话听在张皇后耳朵里,格外讽刺。要知道,“对食”在宫里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都是宫女和太监那些身份低微的人之间的事。陈德润竟然敢跟皇后提“对食”,简直是把皇宫的规矩抛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陈德润胆敢对着皇后说出这种话,完全是当时宦官集团权利膨胀到极致的自信。彼时,皇帝朱由校突然驾崩,紫禁城陷入了微妙的权力真空,真正权柄早已不在龙椅之上,而是掌握在一群身着蟒袍的太监手中。   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们代皇帝批阅奏章,用朱笔决定天下大事;提督东厂的太监则掌控着令人闻风丧胆的特务网络,从朝堂重臣到市井小民,无不在其监视之下。正是在这种畸形的权力结构下,陈德润才敢做大逆不道的举动。   其实,自明成祖开启宦官干政之门,到正德朝的“八虎”横行,再到天启年间魏忠贤被尊为“九千岁”,太监们早已不再是端茶送水的奴仆。   他们掌握着“批红”权,将内阁的票拟玩弄于股掌,提督京营,掌控着帝国的核心武力,甚至还能出任税监、矿监,搜刮着民脂民膏。   然而,这件事很快传到了权倾朝野的掌印太监魏忠贤耳中。令人意外的是,魏忠贤对此事的处理显得雷厉风行:他立即以“忤逆失仪”的罪名将陈德润革去所有职司,将其发配到南京孝陵卫充净军。   但这并非出于对皇权的维护,而是精密的权力算计。魏忠贤深知,在天启皇帝刚刚驾崩、信王朱由检即将登基的敏感时刻,他需要维持表面的秩序稳定,更需要防范其他太监借机生事、挑战他的权威。陈德润的莽撞,正好给了他杀鸡儆猴的机会。   但就在数月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以雷霆手段清除了魏忠贤集团。而被陈德润冒犯过的张皇后,在崇祯朝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被尊为“懿安皇后”。   但崇祯皇帝最终也未能摆脱太监干政的魔咒。在他统治的十七年间,他像走马灯一样更换了数十位内阁首辅,却始终倚重身边的太监,直到李自成的军队攻破北京,陪伴他走上煤山的,依然是一位名叫王承恩的司礼监太监。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明史 宦官专政   信息来源: 中华网|命宫女捻腰下重手?魏忠贤曾暗害皇后张嫣 文|墨海 编辑|史叔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小史叔

小史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