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万安的手腕真不是一般的厉害,上午还在那跟郑丽文握手的通稿,下午就直接坐到郑丽文的对面,动作之快,力度之猛,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事得从当时的背景说起,那会国民党内部有重要职位的竞争,郑丽文是参选人之一,按规矩得去拜访蒋万安争取支持,本来就是个走流程的事,没想到另一位参选人郝龙斌先放了风声,说蒋万安已经站在自己这边了,这一下就把蒋万安推到了难处。 蒋万安当时是台北市长,明年还要竞选连任,最需要的就是各方支持,一个都不能得罪。 要是默认郝龙斌的说法,就等于得罪了郑丽文背后的势力;要是公开否认,又显得格局小,不给前辈面子。 这种时候稍微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自己后续的选举,所以他必须马上行动,还得做得让谁都挑不出理来。 上午的握手通稿就是他的第一步应对。 郑丽文来拜访的时候,蒋万安表现得特别热情,两个人站在一起紧紧握手,脸上都带着笑,拍照的时候姿态也放得很低,看着就像关系特别好的战友。通稿发出来全是客气话,说什么要“并肩作战”“互相加油打气”,媒体一转发,外界都觉得他俩默契十足,郑丽文的选情好像稳了。 这招其实特别高明,他没直接跟郝龙斌吵架,也没说不支持对方,就用这张握手照和通稿,悄悄把郝龙斌营造的舆论优势给冲没了。 郝龙斌那边本来想借蒋万安造势,结果人家跟竞争对手“交好”的照片一出来,之前的话就没人信了,等于不动声色地解了围。 谁也没想到,通稿的热度还没过去,下午风向就变了。蒋万安的办公室通知郑丽文再聊聊,可见面的地方从上午公开的大厅换成了小会议室,连记者和闪光灯都没了。更关键的是,蒋万安不再像上午那样站起来握手,而是稳稳当当地坐在主位沙发上,等着郑丽文坐到对面,脸上的笑容也收了,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这可不是随便换个座位那么简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里面的门道。 上午站着握手,是公开场合的礼貌,显得平等客气;下午坐着对谈,还是蒋万安先坐定,明显带着审视和公事公办的意思,等于在划清界限。 他这是明明白白告诉郑丽文:上午的热情是做给外人看的,给你面子,也堵别人的嘴,但别真以为我会支持你,咱们之间就只是公事公办的关系,别想再往深了发展。同时也是说给郝龙斌听:你看我没倒向郑丽文,别想用舆论绑架我,我谁都不偏帮。 这一热一冷的转变,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上午10点通稿刚发,下午2点对面而坐的照片就流出来了,连郑丽文当场都愣了一下,手里的发言稿都顿了顿,显然没料到他会这么干脆。 更绝的是,见完郑丽文,蒋万安马不停蹄又去见了另一位参选人罗智强,流程跟见郑丽文一模一样。这样一来,谁也挑不出毛病了。 想说他偏袒郑丽文?他对罗智强也是一样的态度;想说他冷落谁?他把关键人物都见了个遍,保持着一样的距离。这就是端水的艺术,看似简单,其实特别考验情商和算计。 蒋万安这么做,核心就是为了保全自己。他明年要竞选台北市长,不管是郑丽文这边的支持者,还是郝龙斌那边的人,都是他可能要争取的选票。 现在党内斗得厉害,他要是站了队,就等于把另一边的人全得罪了,对自己的选举没一点好处。所以他故意搞出上午握手、下午对坐的操作,既没明确支持谁,也没得罪谁,让所有想借他造势的人都扑了个空。 政治里的这些动作从来都不是随便做的,握手的姿势、见面的地点、坐着的位置,甚至脸上的表情,背后都是算计和利益权衡。 蒋万安就用了一天时间,先靠握手通稿稳住局面、化解危机,再用对面而坐划清界限、明确立场,最后用见遍所有参选人做到滴水不漏。每一步都算得很准,既给了所有人面子,又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没被任何人当棋子,还牢牢掌握了主动权。 外人看着觉得是翻脸快,其实是他把里面的门道摸透了。 不跟人在口水上纠缠,用行动传递信号,既不得罪人,又能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手腕确实不一般。要是换了别人,可能要么被郝龙斌绑架,要么跟郑丽文绑死,最后把自己陷进去。 但蒋万安就靠着这波快准狠的操作,在党内博弈里站稳了脚跟,还没影响到自己的连任大计,确实让人佩服他的算计和果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