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宣布了 2025年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方已成功完成“海

文山史纪 2025-10-28 20:30:41

俄罗斯总统宣布了 2025年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方已成功完成“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关键试验,并强调这款配备核动力装置、具有超远射程的武器全球尚无同类产品。 首先得弄明白,“海燕” 到底是款什么样的导弹。它是俄罗斯专门研制的,还是首个带核动力装置的全球远程巡航导弹,能从地面发射。早从 2003 年就开始研发了,2018 年俄罗斯第一次公开它的研制情况,当时还公布了试射画面,只不过那次试射飞行大概 30 公里就坠海了,西方专家当时没觉得算成功。 直到 2023 年 10 月,普京才宣布它成功进行试验,研制工作快完成了,到 2025 年 10 月这次,关键试验算是彻底达成了目标。 这款导弹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核动力。一般的巡航导弹用的是化学燃料,飞几千公里就没油了,比如美军常用的战斧导弹,射程也就差不多两千五百公里。 但 “海燕” 自带一个小型核反应堆,起飞的时候用固体燃料,飞到空中后,核动力喷气发动机就开始工作,靠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加热吸进来的空气,再把热气高速喷出去推动飞行。 这就意味着它不用像普通导弹那样带大量燃料,理论上能飞两万公里,绕地球一圈都没问题,这次试验飞了 14000 公里、15 个小时,俄罗斯方面还说这远没到极限。 这次关键试验成功,核心就是验证了核动力装置能长时间稳定工作,而且导弹的实战能力也过关了。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汇报时说,试射时导弹完成了所有预设的垂直和水平机动,这可不是小事,意味着它能灵活改变飞行路线,现有的反导和防空系统很难拦住它。 更关键的是它能超低空飞行,理论飞行高度只有 50 到 100 米,贴着地面或者海面走,雷达本来就难探测到这么低的目标,再加上它还用了隐身材料和技术,就更难被发现了。之前有俄媒说,它能横穿太平洋绕到南美洲,从墨西哥湾方向打美国本土,这路线能避开美国主要的反导系统,毕竟美国不可能在所有边境都布上防御武器。 俄罗斯为啥要花这么大力气搞这款导弹?其实主要是为了避开美国的反导系统。 2001 年的时候,俄罗斯和美国在核裁军问题上有分歧,就想着研发一种能突破反导系统的武器,“海燕” 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立项的。 要知道,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大多集中在拦截从北极方向来的导弹,而 “海燕” 因为能飞无限远,想从哪个方向接近目标都行,这就能打破美国的防御布局。俄罗斯军事专家都说,这是一种 “报复性武器”,能完善俄罗斯的 “三位一体” 战略核力量,让俄罗斯面对侵略时能做出严厉回应。 不过虽然关键试验成了,但普京也说了,这导弹要投入战斗值班还得做大量工作。现在估计要到 2027 年才能开始部署,得先确定它的使用方式,还要建发射需要的基础设施。 从目前的信息看,它可能会用陆基发射装置或者铁路运载工具来发射,之前的试验大概率是在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导弹发射场进行的,那里有专门的大型发射设施。 可能有人会问,别的国家就没搞过这种核动力巡航导弹吗?其实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就有个 “冥王星计划”,也是想搞核动力巡航导弹,但后来因为发动机小型化太难,而且飞行时会释放放射性物质,风险太大,1964 年就放弃了。2024 年美国 DARPA 公布了 “赌注者” 项目,想搞更小更高效的微型核反应堆,不过目前还没听说有成型的武器。 中国在珠海航展上展示过相关技术模型,但明确说暂不武器化。所以普京说它 “全球尚无同类产品”,确实是实话。 当然,这导弹也有让人担心的地方。核动力装置在空中飞行,万一出故障泄漏,放射性物质会随着空气扩散,之前 2019 年俄罗斯一处试验场发生爆炸,就有五名核专家死亡,事后还监测到辐射上升,外界都觉得和 “海燕” 的研发有关。不过俄罗斯这次试验成功,应该是解决了不少安全上的技术难题,不然也不会宣布关键试验完成。 总的来说,“海燕” 核动力巡航导弹试验成功,对俄罗斯来说是加强国防能力的重要一步。 它的核动力让射程大幅提升,超低空飞行和机动能力又能避开防御系统,确实是款性能独特的武器。 但它现在还没正式列装,后续还有很多技术和部署上的工作要做,最终能发挥多大作用,还得看后续的发展。

0 阅读:0
文山史纪

文山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