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之争,只要荷兰没道歉认错,没把安世半导体完好无损的还给中企,那么我们某种意义上就输了。理由很简单,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100%的全资子公司,荷兰所谓的强制接管,就是明抢。 安世半导体是中国的闻泰科技实打实真金白银买下来、用心做起来的。 2018 年的闻泰科技还在手机代工的圈子里打转,虽说规模不小但赚的都是辛苦钱,利润薄得像层纸,想在产业链里站稳脚跟就得往上走,半导体这块核心阵地自然成了目标,而安世半导体就是他们看准的那块敲门砖。 为了拿下安世,闻泰科技可是下了血本,2019 年花了整整 340 亿元真金白银,把这家总部在荷兰的企业变成了 100% 的全资子公司,这笔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是实打实的战略投入。 接手之后更不是当甩手掌柜,而是真刀真枪地用心经营,安世的业绩一年一个台阶往上走,收购前全球分立器件市场份额才 5-9%,排第八的位置,到 2024 年已经冲到 9.7% 位列第四,汽车功率半导体份额更是从 6% 翻了一倍到 12%,直接挤进全球前三。 专利申请量更能说明问题,以前一年也就 10-15 件,2024 年飙到了 110 件,到 2024 年 10 月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账上还躺着 4 亿美金现金,这哪是管理不善,分明是把企业带得越来越好。 2025 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更能说明问题,闻泰科技单季净利润 10.4 亿元,同比暴涨 279.29%,其中安世半导体贡献了 43 亿元营收,中国市场就占了近一半,汽车业务增速超过 26%,正是这家企业业绩最亮眼的时候,荷兰政府突然跳出来抢东西了。 9 月 29 日美国刚发布出口管制的 “穿透规则”,把中资控股的海外子公司拉进清单,第二天荷兰就跟着下了 “部长令”,冻结安世全球 30 个实体的资产,理由扯得离谱,说是 “威胁技术安全”,再隔一天就火速罢免了中国籍 CEO 张学政,把股份交给第三方托管,只留一股做样子,这时间线凑得比剧本还巧。 更滑稽的是荷兰首相还辩解说是 “中国籍 CEO 管理不善”,这话说出来连自己人都未必信,业绩摆在那,财报上明明白白的增长,哪来的管理问题。 后来法院文件曝光才揭开真相,根本就是美国早就打过招呼,要求必须换掉中方 CEO、调整治理结构,荷兰不过是照着美国的剧本演。 为了找个合法借口,他们居然翻出 70 多年前冷战时期的《物资供应法》,一部对付当年格局的旧法,拿来管 2025 年的跨国企业,这种操作简直是把 “法治精神” 的遮羞布撕得干干净净,连点掩饰都懒得做。 安世 80% 的产能都在中国,从晶圆到封装测试的核心环节早就和中国供应链绑在一起,荷兰眼里的 “风险”,其实是中国企业把技术用得太好,帮安世打开了更大的市场。 他们想要的根本不是把企业管好,而是要找个听话的代理人,切断技术和中国的联系,哪怕让企业错失市场红利也无所谓。 可他们没算到,安世的芯片是宝马、大众这些欧美车企的刚需,中国一出台出口管制,大众立马喊库存只够撑三周,宝马单月损失 10 亿欧元,16 家车企联名警告要停工,这才知道自己抢的是全球产业链的命门。 闻泰科技早就点破了荷兰的心思,无非是想让本土企业接手,可哪有那么容易,80% 的后端产能在中国,欧洲根本补不上缺口,客户也不会跟着走。 现在安世中国区已经启动独立运营,拉通国内供应链稳住了市场,反而让荷兰接管的 “总部” 成了没产能的空架子。但即便如此,只要荷兰不松口还回控制权,这事儿就不算完,毕竟产权是人家的,花钱买的、用心做的企业,凭什么被强行夺走。 所谓的 “技术安全” 不过是抢东西的幌子,本质就是见不得中国企业往上走,见不得中资把收购来的企业经营好,这种明抢要是能得逞,那今后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还怎么安心布局,所谓的市场规则、契约精神也就成了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