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香港富商胡应湘花30亿承建了虎门大桥,他豪言:“等收回成本后,我就把这

福星徠说事 2024-10-04 13:09:01

90年代,香港富商胡应湘花30亿承建了虎门大桥,他豪言:“等收回成本后,我就把这座大桥捐给国家!”可谁想到,这桥日均进账400万,一年超10亿元的收入,面对这巨大的财富,他真的会实现承诺吗?   胡忠的人生经历,堪称是香港商界的一个传奇。出身贫寒的他,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身来到香港谋求发展。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美好。为了糊口,他不得不从事养猪等低端工作。但胡忠并没有就此认命,他始终相信,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改变命运。   机会终于来临。胡忠成功转型成为一名的士司机。在这个行业,他脱颖而出,凭借着出色的服务和敏锐的商业嗅觉,很快就组建了自己的车队。   胡忠的事业历经几次大起大落,数次面临破产的边缘,他越挫越勇,每次都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崛起。   经过多年的打拼,胡忠最终成为了香港的"的士大王",拥有庞大的车队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而他的儿子胡应湘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家境优渥的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远赴重洋。为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胡应湘学成归国后,没有安于现成的家族事业,而是踏上了自主创业之路,成立了建业公司。   胡应湘不仅将合和实业打造成香港地产界的翘楚,更将事业版图扩展至内地。他主动参与祖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连接两地发展的重要纽带。   胡应湘在基础设施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胡应湘就参与承修了广深高速公路。   这条大动脉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腾飞。正是凭借着在这一项目中的出色表现,胡应湘赢得了"基建大王"的美誉。   但胡应湘的基建事业并非一帆风顺,在国外兴建发电厂期间,由于当地局势混乱,他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他及时调整策略,将目光转向了充满机遇的内地基建市场。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胡应湘再次大展拳脚,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工程奇迹。   从公路、桥梁到能源、城建,胡应湘的身影遍布神州大地,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胡应湘在虎门大桥的修建和捐赠中,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奉献赞歌。30多亿港元,这是一个何等庞大的数字。   然而,胡应湘毅然决然地投入到这项工程中,只为着一个梦想:让祖国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虎门大桥不仅是胡应湘心血的结晶,更是粤港澳经济腾飞的见证。每一根钢筋都诉说着他的坚持,每一块混凝土都彰显着他的担当。   而在收回成本后,胡应湘毅然决定将大桥管理权无偿捐献给国家的举动,更是彰显了他对祖国的赤诚之心。   一个出生在香港的企业家,却有着一颗火热的中国心。对他而言,爱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融入血脉的情感,是驱动行动的力量。   在他看来,香港与内地,就像一棵大树上的两个枝桠,唇亡齿寒,休戚与共。只有携手并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面对香港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他直击要害,提出了填海造陆、觅地建屋等一系列建设性意见。这些建议,为解决香港发展受限问题指明了方向。   他号召香港要虚心向内地学习,借鉴宝贵经验,在基建领域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更大的突破。这种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意识,正是一个爱国企业家应有的格局和担当。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港珠澳大桥建设之路回望:从设想到建成历时35载,终成坦途》

0 阅读:29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