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43年,13岁的他改日本名,给日本人当翻译,日军投降后却穿上了八路军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4-07 14:37:11

[太阳]1943年,13岁的他改日本名,给日本人当翻译,日军投降后却穿上了八路军军装。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东纵老兵陈敏学走了) 陈敏学,生于1930年的广东深圳,度过了一段安稳的幼年时光,然而,宁静的生活在1938年戛然而止,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了这片土地,日军的残暴行径深深刺痛了陈敏学的心,仇恨的种子在那时便已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扎根生长,日军的入侵让年幼的他过早地见识了战争的残酷与黑暗,原本天真烂漫的童年记忆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日军的所作所为,让他立志要为家园复仇。 为了活下去,更为了将来能报效祖国,他压抑着内心的耻辱感,进入日本人开设的日语学校学习,凭借着极高的语言天赋,他迅速地掌握了流利的日语,并能运用自如地进行交流。 1943年,年仅十三岁的陈敏学参加了东江纵队游击队,从此投身抗日战场,因为他熟练掌握日语,组织上决定让他深入敌营,执行特殊任务,于是,他改名为“铃木三郎”,巧妙地伪装成一名日军翻译官,“铃木三郎”白天看似尽心尽力地为日军长官工作,夜晚却秘密变身为游击队的情报员,将搜集到的日军情报及时传递出去,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力量。 为了确保情报传递的安全,他和游击队员们约定了一套独特的联络暗号和藏匿情报的方法,他们将秘密情报小心地藏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例如,将芋头挖空后藏入情报,或是藏在看似普通的香烟盒中,甚至藏在处理过的鱼肚子里,以避免被敌人发现。 在一次日军准备大规模进攻东江纵队的行动中,陈敏学临危不乱,他想了个巧妙的办法,把关键情报藏进香烟盒里,成功地送到了游击队手中,正是因为这份情报,游击队才得以避免了巨大的损失。 不过,随着游击队活动越来越频繁,陈敏学也渐渐进入了日军的视线,成了重点怀疑对象,他曾经被日军小分队抓走,也曾被日本宪兵队逮捕,遭受了残酷的拷打,但他意志坚定,守口如瓶,没有泄露任何秘密,凭借着他的智慧和勇气,一次又一次地从危险境地中脱身。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陈敏学压抑许久,总算能挺直腰杆走在大街上,令人难堪的是,由于他过去在日本军队里工作过,被人误解成了汉奸,遭受非议,幸亏游击队首长及时说明情况,他的英勇事迹才被大众知晓,也获得了大家的赞扬和肯定。 抗日战争结束后,陈敏学因为生病耽误了行程,没能和部队一起去北方,身体恢复之后,他去了香港,在那里学习英语和摄影技术,新中国成立以后,陈敏学回到深圳,在一家照相馆找到一份工作,一直工作到1990年退休。 陈敏学一直对外宣称自己是共产党员,但让人觉得挺意外的是,他直到退休前两年才真正办理了入党手续,成为正式党员。 退休后的陈敏学没闲着,没有过那种悠闲的老年生活,主动要求当了一名义务治安员,他身手了得,帮助警察叔叔阿姨们抓住了不少小偷强盗,因此被深圳市民亲切地称为“编外公安”,还获得了“文明市民”的荣誉称号。 陈敏学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原本只是一个被迫学习日语的少年,命运却把他推向了时代的前沿,他成为一名机智勇敢的地下情报员,在隐蔽战线上与敌人周旋,风云变幻后,他又回归平凡,做一个默默奉献的普通市民,积极参与义务治安工作,守护社区的安宁。

0 阅读:0
醉卧桃花林间

醉卧桃花林间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