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长的“清水红砖”建筑·益丰洋行大楼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5-04-10 16:06:07
益丰洋行大楼(原名新怡和洋行大楼),位于旧时上海英租界北京路圆明园路口(今北京东路99号)。新怡和洋行大楼由玛礼逊洋行1906年设计,1911年建成。后长期由益丰洋行作为其办公室及宿舍使用,改称益丰洋行大楼。
益丰洋行大楼,建筑风格为英国安妮女王复兴风格,平面呈长条形,东西方向总长度约123m,南北方向总宽度约19m,建筑为砖木混合结构、地上5层(4层加夹层,后改为5层)。
大楼立面沿北京路直线展开,以顶部三角形山墙作间断分隔,清水红砖外墙。底部为半圆券拱门窗,二、三层为弧形券拱窗,顶层为平券窗,—至三层窗券饰锁心石,西北角和东北角顶部设圆穹顶等巴洛克式装饰,并以东、西两端的穹顶作为收头。主要出入口与西北出入口有精致的雕饰。屋面为孟莎式折坡瓦屋面,立面间布清水红砖砌筑的带弧形与三角形窗套的老虎窗。大楼外观气派舒展、细部精致丰富,砌筑工艺精湛。
大楼地处北京路外滩,地下比较潮湿,当时的上海黄浦江水位较低,外滩沿江没有建设高于地面的堤岸,在夏秋季节的黄浦江高水位时期,黄浦江水会溢出江岸。大楼因此建有防潮层,底层外墙使用白石为踢脚线,底层设计有连续拱圈的内廊,这也是上海连续拱圈最长的内廊。
益丰洋行大楼是上海最长的“清水红砖”老建筑,也是国内现存最长的巴洛克式建筑。1994年益丰洋行大楼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现为益丰·外滩源一部份。
图一:益丰洋行大楼
图二:行号图上位置
图三:益丰洋行·上海商业名录
图四:雪中的益丰洋行大楼(右侧)
图五:现益丰·外滩源的益丰大楼
图六:现大楼全景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