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8月23日,浙江舟山渔民网捞出2名美军飞行员尸体,怕天热腐烂,渔民用腌

小博大史 2025-04-11 16:42:21

1956年8月23日,浙江舟山渔民网捞出2名美军飞行员尸体,怕天热腐烂,渔民用腌鱼的方法将尸体密封在鱼缸内,几天后,美军出动3艘航母,49艘舰艇,200余架飞机集结东海,要与中国开战,这是怎么回事? 1956年8月23日深夜,南京军区防空部队的雷达站内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值班人员在雷达屏幕上发现了一个可疑目标,一架不明身份的大型飞机正在上海以东150多公里的海域盘旋。 这架飞机一开始保持着2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中国海岸线附近来回巡航。经过近10分钟的观察,这架飞机突然改变了航向,开始直奔舟山群岛方向飞去。 这架入侵的飞机实际上是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一架P4M-1Q电子侦察机。这种飞机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能够对雷达信号、无线电通讯进行侦测和分析。 在冷战时期,美军经常派遣这类侦察机抵近中国领空,收集军事情报。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美军的侦察机已经多次侵犯中国领空,共有12架被中国防空部队击落或击伤。 当晚11点56分,接到命令的空军第二师飞行员张文逸驾驶米格17Φ战斗机从上海虹桥机场紧急起飞。为了尽快追上目标,张文逸将飞机速度提升到了850公里每小时。 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下,张文逸多次调整航向和速度,逐渐接近目标。当时正值下弦月,云层稀薄,能见度良好,这为夜间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凌晨0点17分,张文逸终于发现了左前方1500米处的美军侦察机。在得到攻击指令后,他立即展开了行动。 这场空战异常激烈,张文逸先后进行了三次攻击。第一次炮击虽然命中了敌机尾翼,但未能造成致命伤害。第二次攻击击中了敌机的左翼,引发了火情。 最后一次攻击,张文逸成功命中了敌机腹部要害。失去控制的美军侦察机开始剧烈摇晃,最终在衢山岛东南方向15公里处的中国领海内坠毁并发生爆炸。 数日后,舟山群岛的渔民在海上作业时,意外地在渔网中发现了两具美军飞行员的遗体。由于当时正值盛夏,为了防止遗体腐败,渔民们采用了腌制鱼的方法,将遗体暂时保存在鱼缸内。 当P4M-1Q侦察机失联的消息传到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时,整个指挥部立即陷入紧张状态。美国政府随即发表声明,声称这架飞机是在公海上空执行"例行巡逻任务"时被中国军队"无端攻击"。 为了向中国施压,美国海军迅速调动了其在西太平平洋地区的主力舰队。这支舰队的规模让人震惊,包括了"大黄蜂"号、"埃塞克斯"号和"列克星敦"号三艘航空母舰,以及46艘巡洋舰、驱逐舰和辅助舰艇。 这三艘航空母舰都是美国二战时期的主力战舰,每艘都能搭载数十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加上其他舰载机,美军在东海海域集结的飞机总数超过了200架。 美军舰队开进东海后,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救行动。每天都有大量舰载机在东海上空盘旋,频繁抵近中国领空。 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在8月31日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中国为击落美军飞机事件负全部责任。他们声称飞机虽然飞越了中国的岛屿,但中国空军的攻击行为是"不正当的"。 面对美军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中国军队保持了高度警惕。东海舰队和空军部队24小时保持战备状态,密切监视美军舰队的一举一动。 美军舰队在东海地区逗留了将近两周时间,除了打捞到两具遇难者遗体外,并未找到更多的飞机残骸。 面对美国的军事威胁,中央军委很快做出了战略部署,下达了"既不示弱,也不逞强"的指示。这一方针既体现了新中国捍卫主权的坚定立场,也显示出领导层处理国际危机的智慧。 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对当前局势进行了清晰的分析。他指出美军虽然派出了三艘航母,但这些舰载机没有陆地基地支援,无法对内陆发动持续性攻击。 军区所有机场都进入了战备状态,飞机分散部署,防空部队24小时待命。东海舰队也加强了巡逻警戒,与空军密切配合,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对于美军遇难者遗体的处理,中国政府采取了理性而富有人道主义的方式。考虑到当时中美两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中方决定通过英国驻上海领事馆转交遗体。 这种处理方式既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也避免了与美国的直接交涉,为事态降温创造了条件。英国外交官也对中国政府的这一做法表示赞赏。 然而,这次事件中一个名叫詹姆斯·迪恩的美国海军上尉的下落成为了一个历史悬案。他是P4M-1Q上的16名机组人员之一,始终未能找到遗体。 迪恩的妻子在此后的十年间两次来到中国寻找丈夫的下落。她的好友拉姆斯菲尔德后来成为美国国防部长,也曾多次就此事与中国政府交涉。 直到2006年,中国军方向美方提供了这次空战的秘密档案副本,明确说明中方并未俘获任何美军飞行员。这份档案为这个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悬案画上了句号。

0 阅读:167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