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一位被怀疑是敌方特务的老人在被公安人员审讯时,竟然声称,他抚养过毛主

趣叭叭 2025-04-14 13:38:14

1955年,一位被怀疑是敌方特务的老人在被公安人员审讯时,竟然声称,他抚养过毛主席的儿子。此言一出,公安人员大为震惊,而老人的真实身份也因此更加扑朔迷离,那么这位老人是谁?他和毛主席的儿子又是怎么回事呢? 老人名叫董健吾,解放前曾做过牧师,新中国成立后,以推拿谋生,而董健吾抚养毛主席的儿子时,正是他做牧师时发生的事情。 1930年,陈赓来到圣彼德教堂找到董健吾,要求他以牧师的合法身份,筹建一个幼儿园,用来收留散落在上海的革命烈士遗孤和革命人士的子女。 原来,当时由于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和革命人士,许多革命烈士的子女只能投亲靠友,甚至流落街头,为了让这些烈士遗孤们能得到较好照料,党中央决定创办一所幼儿园来接收他们。 当时基督教在中国不仅设有教堂,还在各地创办了幼儿园、教会小学和初中等,而这种福利机构往往不被国民党关注,所以这个任务交给董健吾最合适不过。 没错,董健吾除了是一名牧师,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他和陈赓一样,也是上海特科的情报人员。 建幼儿园要钱,但当时党中央并没有钱,于是董健吾回老家将几十亩田产卖了500块大洋,将大同幼儿园办了起来,在外流浪的烈士遗孤和革命人士的子女才得以有了安身之所。 1931年春,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被送到了幼儿园。 原本,毛岸英3兄弟留在湖南老家由杨开惠照料,不幸的是杨开惠在主持革命时,被国民党特务抓捕。 在被捕后,敌人逼迫杨开惠登报毛泽东断绝夫妻关系,在遭到杨开惠拒绝后,将她残忍杀害。 随后,特务把3兄弟当作诱饵,想以此来抓住毛泽东等领导人。为了不让3兄弟遭遇不测,在舅母的帮助下,毛泽民才将3兄弟救了出来,并交给了董健吾。 不得不说,虽然经费有限,但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还是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童年生活。 然而顾顺章的叛变,不仅让上海地下组织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大同幼儿园也引起了特务们的注意,于是董健吾只得将孩子送走,关闭了幼儿园。 至于毛岸英和毛岸青(毛岸龙因病夭折)则被董健吾养在身边,与自己的几个孩子同吃同住。 此时,董健吾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为了不暴露身份,他只能辞去工作,靠扎纸花卖钱艰难养活一家人。 后来,董健吾为了毛岸英和毛岸青的安全考虑,又将他们送到前妻处抚养,直到1936年在张学良的帮助下,毛岸英和毛岸青才被送到苏联,得以转危为安。 那么,张学良为何如此热心呢? 这又得说到宋庆龄了。 1936年,宋庆龄将一封信交给董健吾,让他一定要亲自交给毛泽东。 原来抗战爆发后,蒋介石的“剿共”政策引得国人愤怒,在这种压力下,蒋介石才写信给毛泽东提出了和谈。 由于事情重大,董健吾还在宋子文处弄了个“中央财经特派员”的身份,以应付特务盘查,然而在走到西安时,大雪封路,无法继续前行的他只得向张学良求助。 张学良正有意于与共产党联合抗日,于是他用私人飞机将董健吾送到了延安,也正是这次的交集,让两人结下了友谊。 董健吾从延安归来后,为感谢张学良,特意送了一件古瓷给赵四小姐,张学良深知古瓷贵重,于是当董健吾拜托他送毛岸英和毛岸青去苏联时,便一口应承了下来。 董健吾还以“王牧师”的身份,护送美国记者斯诺前往延安,而斯诺亦对“王牧师”念念不忘,不光把他写进《西行漫记》,在1960年重访中国时,斯诺向毛泽东提出,一定要见见“王牧师”。 当时在场的人都面面相觑,谁都不认识“王牧师”,后来还是通过浦化人,大家才知道“王牧师”就是董健吾。也是在这时,毛泽东才得知两个儿子曾得到过董健吾的抚养。 那么,董健吾为何不为人所知呢? 原来,中央特科出于安全和保密的的需要,情报人员一直都是单线联系,而上线一旦遭遇不测,情报人员就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比如董必武,在顾顺章叛变后,侥幸没被顾顺章给供出来,但由于上线遭遇不测,他和党组织就失去了联系,后来还是历经波折才又重新找到了党组织。 1937年,由于汪伪政府和日军勾结,上海地下党组织的工作开展得极为困难,为了保护有生力量,在党中央的命令下,中央特科的大部分情报人员陆续撤离了上海。 在这最危险的时候,董必吾却选择留下来继续潜伏,然而在汪伪政权的高压控制下,董必吾再一次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尽管如此,董健吾仍然孤身奋斗在地下工作的第一线,不仅想方设法搭救过不少革命志士,还在解放前夕说服国民党苏州城防司令投诚起义。 在得知了董健吾的真实身份及他为革命所做的巨大贡献后,党中央于1961年任命他为上海人民政府参事,享受干部待遇。 1970年12月25日,79岁的董健吾因病去世,而他的名字则因他立下的功劳永远被后人铭记。

0 阅读:160

猜你喜欢

趣叭叭

趣叭叭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