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9月18日,汪伪上将叶蓬被执行枪决,临刑前他大哭说自己不是汉奸,让行刑士兵给他个痛快。 叶蓬的早年生活充满了理想和激情。1911年,正值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年幼的他怀着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崇高理想,毅然加入了学生军。革命成功后,他的学业一路顺利,成绩优异,被保送进入了保定军官学校深造。17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满怀抱负地踏入了军旅生涯。 初入北洋军的叶蓬被寄予厚望,担任了监狱长一职。虽然职位不算显赫,但对于年轻的他来说,这是一个展现才华的平台。他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够在军中崭露头角,成为一名手握重权的高级将领。然而,现实却并未如他所愿。几年过去,他的职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 在北洋军中,南方人并不占优势。作为一名来自南方的军官,叶蓬发现自己始终被压制,难以获得晋升的机会。他决定另寻出路,选择离开北洋军,回到家乡加入了地方部队。然而,命运似乎对他并不友善。在地方部队的八年间,他的仕途依然坎坷,职位始终未能突破团长的层级。 1931年,机会似乎终于向他露出了微笑。这一年,蒋介石提拔了在中原大战中表现出色的夏斗寅,任命其为武汉警备司令。夏斗寅将叶蓬调至司令部,担任参谋长。次年,夏斗寅兼任湖北省主席,无暇顾及警备司令部的事务。叶蓬抓住机会,通过重金贿赂何应钦,成功坐上了警备司令的宝座。 然而,权力的增长并未让他谨慎行事,反而让他变得狂妄自大。在一次事件中,他与国民党元老孔庚结下了深仇。孔庚家中因暴雨导致部分房屋倒塌,露出了埋藏的财宝。邻居彭幼南见财起意,盗走了大量金银珠宝。孔家报案后,叶蓬却因收受彭家的贿赂,对案件置之不理,甚至包庇了彭家。这种行为彻底得罪了孔庚。 不久后,在欢迎新任湖北省主席张群的宴会上,孔庚当众揭露了叶蓬的贪腐行径。叶蓬与孔庚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这一幕让张群认为他有失体统。随后,叶蓬在防汛指挥中因枪杀民工引发众怒,张群以此为由,将他调离了重要岗位。接连的打击让叶蓬在军中的前途愈发黯淡。 武汉沦陷后,警备司令部被撤销。仕途无望的叶蓬选择前往香港,从事石油生意。然而,商场并非他擅长的领域,事业并未有所起色。正当他陷入迷茫之际,日本侵略者的诱惑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开始为日本人提供情报,协助他们在中国的侵略活动,彻底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在抗战胜利的余温未褪之际,叶蓬的命运已然迎来了转折。曾经的北洋军将领,由于其南方出身和桀骜不驯的性格,在军中不得志。当抗战胜利铺天盖地的喜讯传来,他却未能分享这份荣耀。 1943年,叶蓬不再隐藏其立场,公开表达了对日本的支持和忠诚。他的行为不仅让他获得了日本人的赏识和权力的加持,也使他成为汪精卫政权中的要员。这段时期,他并没有满足于仅仅是政权的一员,而是积极参与到对抗国民党力量和抗日力量的斗争中,成为汪精卫眼中的“第一将才”。 叶蓬利用自己的地位,配合日本军队打压中国的抗日力量,不仅在战场上,还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内进行压制和搜刮,对抗战进行了极大的破坏。 尽管他曾痛恨日本,甚至在军事演习中将靶子设定为日本人的样子,激励士兵射击,但权力的诱惑使他背弃了曾经的誓言和理想。他的转变不仅是出于个人的野心,也是对长期压抑和挫败感的一种反击。在汪精卫的羽翼下,他尽显锋芒,但这种锋芒是建立在背叛和残忍的基础上的。 抗战胜利后,他被捕,并在审判中拒绝认罪,不愿被称为“汉奸”。尽管他试图否认,但证据确凿。在被捕后的日子里,叶蓬面临着终极的审判。他曾请求行刑的人员能够准确无误地执行死刑。
1947年9月18日,汪伪上将叶蓬被执行枪决,临刑前他大哭说自己不是汉奸,让行刑
趣叭叭
2025-04-15 14:22:19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