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斤粮食借条背后的秘密:一位母亲的伟大一生

英雄侠义 2025-07-09 15:50:01

1982年,河北老太太张翠萍临终前再三叮嘱儿子朱海清:“等我死后,无论你看到什么,都不要说出去。”五年后,一位白发将军突然登门,揭开了母亲隐藏多年的惊人往事。

朱海清整理母亲遗物时,在床底发现一个从未见过的黑色木箱。打开后,他震惊地发现里面竟是几张盖有八路军印章的借条,累计借粮七千多斤,借粮人正是八路军领导李运昌,而借款人正是母亲张翠萍。

朱海清回忆起母亲一生清贫,父亲早逝,母子俩靠挖野菜、刮树皮艰难度日。他实在难以想象,母亲当年是如何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拿出这么多粮食支援八路军。

原来,张翠萍的丈夫朱殿坤是中共地下党员,牺牲后,她毅然继承丈夫遗志,投身抗日事业。她多次为八路军送去粮食,每次都坚持让李运昌写下借条。她还冒着生命危险,挺着孕肚为八路军传递情报,甚至带领部队突围。

一次突围行动中,张翠萍在冰天雪地里生下遗腹子朱海清。新中国成立后,李运昌四处寻找张翠萍母子,直到五年后才找到朱海清。他提出偿还当年所欠粮食,朱海清却想起母亲临终嘱托,婉拒了李运昌的好意。

第二天,朱海清将借条在母亲坟前焚烧,完成了母亲的遗愿。

张翠萍和乡亲们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代代相传,铭记于心。

0 阅读:22
英雄侠义

英雄侠义

学点课外知识,更好闯荡江湖,点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