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胆囊结石,中医有个溶石方 这个溶石方是近代名医张锡纯老先生创造,他老人家用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7-15 11:52:50

对于胆囊结石,中医有个溶石方 这个溶石方是近代名医张锡纯老先生创造,他老人家用一辈子来证实这个方子有效,可以说是他一辈子最得意的方剂之一。 溶石方:乌梅、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甘草 就是这五味药,能化解各类胆囊结石?有人胆固醇结石,有人胆红素结石,有人单发结石,有人多发结石,用这几味药就管用?   其实,中医把胆囊结石的成因,认为一般都是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胆功能失调,就像河道淤堵,胆汁代谢失常,杂质沉积形成结石。就像河道里的泥沙,若水流不畅,久而久之就会堆积成石。   胆囊结石发作时,疼痛部位不固定,有时右上腹剧痛,有时放射至右肩背,有时伴随胃脘胀痛,这和 “气滞血瘀” 的病理特点如出一辙。中医讲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结石阻塞胆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引发疼痛。   所以中医又说,“治石先治肝,肝疏石自消”。意思就是,不必只盯着结石本身,要从根本上调理肝胆功能。肝胆疏泄正常,胆汁排泄通畅,结石就失去了形成的土壤。 理清楚病机,就能看懂张老这个方子! 1. 乌梅:敛肝阴,柔肝体 乌梅酸入肝,能收敛肝阴,柔润肝体,防止肝气过亢而克脾土。同时,乌梅的酸味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强胆囊收缩力,为排石创造条件。就像给紧张的胆道 “松松土”,让结石更容易排出。 2. 鸡内金:消结石,通腑气 鸡内金味甘性平,《医学衷中参西录》称其 “能消脾胃湿浊,又能消一切脏腑之积聚”,尤其擅长化解结石。它就像 “体内的碎石机”,能分解结石表面的蛋白质,使其软化缩小,同时通利腑气,促进结石排出。 3. 金钱草:清湿热,利胆邪 金钱草甘淡微寒,入肝、胆经,是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要药。它能清除肝胆湿热,改善胆汁黏稠度,就像 “胆道的清道夫”,冲刷胆道中的杂质,防止结石进一步增大。 4. 海金沙:通淋浊,滑窍道 海金沙甘寒,善清膀胱与肝胆湿热,其细小的孢子可润滑胆道,减少结石嵌顿的风险。就像给胆道 “涂润滑剂”,让结石更容易通过狭窄的胆管排出。 5. 甘草:和诸药,护脾胃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既能缓解金钱草、海金沙的苦寒之性,又能顾护脾胃,防止攻伐药物损伤正气,是方剂中的 “调和者”。 为何此方能溶石? 其实就是调理肝胆功能,恢复胆汁正常代谢。只要把肝胆疏泄功能调理好,胆汁排泄通畅,结石自然难以形成,甚至已形成的结石也能逐渐化解。而不是一味地 “见石排石”,结果结石反复生长。 临床案例:1.5cm 胆囊结石的化解之路 48 岁的李女士,胆囊结石 3cm,伴反复右上腹胀痛,口苦咽干,舌苔黄腻。西医建议手术,患者因恐惧手术转求中医。   辨证:肝胆湿热,痰瘀互结 处方:乌梅、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甘草、郁金、柴胡调理进展: 1 个月后:腹胀减轻,口苦改善,B 超显示结石缩小至 1.1cm; 3 个月后:结石降至 0.5cm,疼痛未再发作; 5个月后:结石缩小至排出,胆汁透声明显改善。 此方加减和应用 1. 湿热重者 加茵陈、栀子,增强清热利湿之力。 2. 肝郁明显者 加柴胡、香附,疏肝解郁,缓解胆腑气机郁滞。 3. 脾虚者 加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从根源上减少痰湿生成。 4. 血瘀明显者 加丹参、桃仁,活血化瘀,改善胆囊微循环。 方中讲到中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胆囊结石调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辨证准确,坚持调理,多数结石可控制甚至缩小,避免手术之苦。

0 阅读:40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