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冀东300名八路军被鬼子包围,一名老者从驴背上跳下来,手拿一把“英七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7-22 05:29:18
1943年,冀东300名八路军被鬼子包围,一名老者从驴背上跳下来,手拿一把“英七七”步枪,三步并作两步找到制高点,伏身射击,第一枪打死鬼子指挥官,第二枪打死鬼子拿旗手,第三枪把两名排一起的鬼子击毙…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3年7月,河北唐山大庄河村外,硝烟弥漫。
八路军战士打扫战场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兵裴天来,带着懊恼向指挥员刘守仁报告:“首长,这次没打好,五颗子弹才报销四个鬼子,浪费了一颗。”
刘守仁却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裴大哥!你这成绩够神了!没你,这仗哪能这么顺?快歇歇去。”
这位需要特殊照顾、部队配了毛驴代步的53岁“新兵”,正是令日寇闻风丧胆的传奇神枪手。
裴天来1890年生于河北滦县猎户之家。
自幼痴迷枪支,天赋异禀,七八岁便随父进山,练就百发百中枪法,尤擅猎取灵活的小型动物。
其神枪之名,源于一次护院经历。
当地土匪勒索地主,飞刀传信。
裴天来镇定应对,三日后土匪上门,他提出“以枪会友”,让土匪将帽子抛向空中。
百步之外,他连开三枪,三顶帽子应声开花!
土匪骇然服输,危机化解,裴天来“神枪手”名震乡里。
1935年,地主迁居,裴天来失业。
幸得忘年交、有文化的刘守仁介绍,到乐亭县开明乡绅宋仲斌家当护院。
宋仲斌背景不凡,是老同盟会员,亲历广州起义、北京政变,与李大钊交好,后脱离国民党加入共产党,抗日受挫后归乡。
刘守仁思想进步,与宋仲斌志同道合。
裴天来与二人性情相投,关系日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河北沦陷。
1938年冀东抗日大起义受挫,至1940年根据地才稳固,但离宋家较远。
1943年,为拓展根据地,冀东党委同志来到宋家附近活动。
宋仲斌倾力相助,提供住所、物资及情报。
此时刘守仁已是根据地四总区区长。
他深知战士枪法虽进步,但与裴天来差距仍大,便想争取裴天来当射击教官。
刘守仁与宋仲斌商议。
宋仲斌赞同却忧心,裴天来已53岁,远超参军年龄,腿脚恐难跟上部队机动。
二人征询裴天来意见。
裴天来闻讯大喜:“打鬼子,53岁怕啥?63、73也敢上!”
只忧腿脚不便拖累部队。
刘守仁早有对策:特批一头毛驴供其行军代步!
这在八路军中绝无仅有。
裴天来再无顾虑,光荣入伍。
入伍后,裴天来倾囊相授射击技艺,培养大批神枪手。
他更渴望亲上战场。
机会很快降临。
入伍数月,八路军在唐官庄突遇日军,地形不利遭火力压制。
危急时刻,裴天来两百米外两枪毙两敌。
日军冲锋,又被他撂倒两个。
匍匐前进,仍难逃狙杀。
日军炮火覆盖,他早已转移。
对峙十几分钟,三十余日军命丧其枪下,日军胆寒撤退。
裴天来凭一杆神枪助部队脱困,一战成名。
1943年7月22日大庄河战斗,日军狡猾,裴天来五枪四中,毙三名迫击炮兵及一机枪手,作用关键,却为“浪费”一弹向刘守仁“检讨”。
随后一战,他大发神威,毙伤日伪军二十余名,战果超总数一半。
其枪法神准,除眼力好,更因多年狩猎练就的直觉,对提前量把握极佳,甚至骑驴行进间射击亦能命中,令人惊叹。
部队特配“弹药手”为其携弹。
1945年初,八路军遭二百余日伪军包围。
突围时,裴天来疾射三十余发,毙敌数十,致敌阵脚大乱,部队趁机冲出重围。
此战耗尽心力,裴天来积劳成疾,无法行军,被安置于乐亭县井家坨村养病。
不幸村中汉奸告密。
日军包围村庄,逼交裴天来。为护乡亲,他挺身而出,于1945年5月17日被日军残忍杀害,距抗战胜利仅余三月。
这位53岁参军的老兵,在短短两年战斗生涯中,毙日军140余人、伪军200余人,培养神枪手无数。
他骑毛驴持神枪的传奇形象,以及为护百姓慷慨赴死的壮举,永载抗战史册。
裴天来用生命诠释了“革命不分先后”,其英名与功绩,值得永远铭记。
主要信源:(《冀东抗日斗争史》)(《晋察冀日报》)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