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乾隆问了满朝文武一个问题:“什么上,什么下;什么东,什么西,什么肥,什

寻墨阁本人 2025-07-25 15:50:33

乾隆年间,乾隆问了满朝文武一个问题:“什么上,什么下;什么东,什么西,什么肥,什么瘦?”并且限定所有人三天内答上来,答不上来的,统统撤职。

早朝金銮殿,乾隆皇帝扫视着下面垂手而立的满朝文武,抛出了一个问题:“什么上,什么下?什么东,什么西?什么肥,什么瘦?”还放下话,三天内答不上来,统统撤职。皇帝心思深,知道这些人大多答不出,他另有所图。

大清朝看着强盛,实则难。西北对准噶尔的仗没打完,银子粮食哗哗流,南方又闹起了乱子,国库和皇帝一样,都叫紧。

偏偏最能干实事的刘墉告老还乡了,他那位置空着,皇帝像少了左膀右臂。直接下旨召他回来?万一老臣摆架子推三阻四,皇上的脸往哪搁?

和珅,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心眼活络得很,就出了这招——用个难题把人逼出来。

这主意表面是为了解朝廷悬案,实则给老大人铺个不得不回的下台阶。

谁都晓得纪晓岚聪明,他肚里十有八九早有了答案,可他精,明白皇帝等的人是刘墉,自己硬出头纯属找不自在。和珅私下试探他,纪大烟袋也只是笑而不语。

没成想,有个没眼色的官员急着邀功,冲口就给了个答案。

没等话音落地,龙颜瞬间大怒,侍卫立刻上前,把那人直接拖了出去,大殿里瞬间死静。

这下可好,本来还有点响动的朝堂,更没人敢吱声了,连纪大烟袋都缩脖子,谁敢上去撞皇帝的刀口?这不是简单答对答错的事,答不好,官位俸禄怕是都保不住。

皇帝在龙椅上瞧着满殿大臣个个愁眉苦脸,心里头那叫一个舒畅。

三天期限要到了,皇帝又撂下狠话:到时答不出,所有在场的官员,今年的俸禄全都别要了!

这话一出,底下大臣心头凉飕飕。今年俸禄眼看打水漂,要是皇帝隔三差五再来这么一出,大家这一年算白忙活了。

下朝铃声一响,和珅赶紧快马加鞭奔刘墉老家去了。他比谁都急,准噶尔的战报火烧眉毛,朝廷一大摊子事堆着,真要等三天没人答出来,皇帝怪罪,头一个倒霉的只怕是自己。

和珅到了地方,一瞧,这位昔日的朝廷重臣穿着粗布衣裳,正在自家院子里浇菜呢,活脱脱一个老农。

刘墉为官刚直,一身正气,民间尊称“刘青天”,和珅贪名远播,两人不是一路人。刘墉见着和珅,心里再不情愿,知道是皇帝的差遣,也只能客套几句。

和珅顾不得寒暄,开门见山:“刘大人啊!十万火急!满朝文武今年的饭碗,可全系在您老一句话上了!”

事已至此,刘墉心里清楚。他本不愿意蹚这京城浑水,但架不住和珅那番“事关同僚口粮”的央告,只得收拾收拾,跟着回京。路上他早已思量好应对之策,心里亮堂着呢。

这答案或许大胆,正好借机敲打敲打朝廷里的蛀虫,特别是身边这位和大人。

刘墉马不停蹄赶到紫禁城,一见皇帝面,就把准备好的答案说了出来:“启禀皇上,臣以为:君上,臣下;官肥,民瘦。”

乾隆一听,笑容刷地就掉下来了,脸拉得老长。这话明着骂朝廷官员搜刮民脂民膏肥了自己,连他这个皇帝都没脸。

但片刻之后,乾隆转念一想,这答案不仅切中时弊,更显露出刘墉心系民生的本意!皇帝脸上瞬间阴转晴,连连拍手称赞:“答得好!答得好!说到了根子上!”

皇帝是欢喜了,站在一旁的和珅可真是臊得慌,恨不得钻地缝里去。

他那满身的肥膘,全天下谁不知道是民脂民膏堆起来的?

平日仗着乾隆宠信,弹劾他的折子如雪片般飞,皇帝也只当看不见。如今刘墉这句“官肥民瘦”,等于当着满朝的面,把根子挖到他头上了!虽然刘墉告了老,他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和珅再清楚不过,满朝文武也就这位老爷子敢这么直戳自己的心窝子!

乾隆高兴得紧,他终于把刘墉弄回来了。老人家回来主事,西北打仗的钱粮调度、南方平乱的策略谋划,都有了顶梁柱!心里那叫一踏实。

刘墉心头,也是装了天下的。他这把老骨头回来,要的是大清的江山稳固,是老百姓喘口气能过安稳日子。朝堂上贪官污吏横行,尤其是这和珅,那是他眼里头最大的一颗毒瘤,不拔掉,国无宁日。奈何乾隆护得紧,宠幸有加,刘墉在世时终究搬不倒这座金山。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乾隆龙驭上宾之后,继位的嘉庆皇帝立马对和珅动了手。

一道圣旨下来,查抄其家产。清点结果让嘉庆帝都吓了一大跳!

虽说早知道和珅贪得肥头大耳,但万万没想到竟能吞下那样一座金山银海!抄出来的金银珠宝、田产店铺折合白银竟近十一亿两之巨!这笔钱后来民间传开了,都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皇帝自己的小金库都没这么厚实。

时间流淌,历史沉淀,刘墉为官刚正、为民请命的形象早已成为清官文化的代表符号。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